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兩月八企業被否 IPO全程監管趨嚴

劉國鋒
2016年12月30日08:31 | 來源:中國証券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兩月八企業被否 IPO全程監管趨嚴

  近期IPO被否企業數量明顯增加。今年以來IPO被否企業達18家,其中11月以來的近兩個月內就有8家。專家表示,近期IPO被否案例增多是監管部門嚴格履行職責的重要體現,表明金融監管水平持續提升,也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積極舉措。証監會從嚴監管的工作機制和措施安排將保障首發企業審核監管各環節的有序運行,增強監管威懾力,淨化市場環境,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明示被否企業“命門”

  對於每一家IPO申請被否的企業,証監會均在公告中明示發審委會議詢問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涉及企業關聯交易、合規性、稅收、企業持續成長能力等。

  對於企業IPO被否的“命門”,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表示,企業IPO被否或暫緩表決主要有幾個因素,包括法律問題、可持續盈利能力和投資者保護到位情況等。具體來說,專利技術的權屬存在爭議或潛在糾紛、業務合規性有問題、IPO申報期間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持續盈利能力存疑、經銷商數量變化較大、經營模式發生重大變化、子公司情況不穩定、服務或產品品種所處市場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對關聯公司存在重大依賴等問題都可能導致IPO申請被否。

  以12月9日未通過創業板發審委會議審核的中山市金馬科技娛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當時發審委會議指出,報告期內發行人與關聯方荔苑樂園、中山幻彩、天倫投資、古鎮雲頂星河、長沙雲頂星河等之間發生關聯交易,發行人與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關聯方多為業務上下游關系,且關聯方多為微利或虧損。金馬科技娛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須說明“上述關聯方銷售的毛利率與同期無關聯第三方銷售毛利率的差異率由負變正的主要原因”、“減少關聯方交易后對經營業績的影響”等六方面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在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助推經濟轉型的同時,IPO嚴格審核有利於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田利輝認為,IPO嚴格審核是監管部門嚴格履行職責的重要體現,表明金融監管水平持續提升,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積極舉措。

  “帶病申報”難逃責任

  今年以來,除18家企業IPO被否外,有50家企業在IPO排隊過程內中止審查,有78家企業終止審查。

  根據証監會公開信息,中止審查的50家企業主要分為四種類型,一是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二是發行人主體資格存疑或中介機構執業行為受限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三是對發行人披露的信息存在質疑需要進一步核查,四是發行人主動要求中止審查或者其他導致審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終止審查的企業涉及多方面原因,一是報告期業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二是報表項目異常變動,不能合理說明原因﹔三是未能回復審核中提出的問題﹔四是未及時更新申報材料,導致財務資料過期三個月自動終止﹔五是經營戰略及上市計劃調整﹔六是合規性問題未解決,影響發行條件。

  IPO企業如果“帶病申報”,即使終止審查也不能免除責任。被証監會立案調查的龍寶參茸就是典型案例。雖然龍寶參茸在9月終止審查,但此后多個問題被追責。例如,報告期內野山參採購、銷售及期末余額與經營模式不匹配,存貨期末價值確定及向農戶等自然人採購原材料有待進一步核實。今年10月底,龍寶參茸因涉嫌欺詐發行被立案調查。

  証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如果企業在IPO申報時通過粉飾財務報表、隱瞞或有債務、掩蓋真實情況等方式,意圖包裝上市,導致信息披露不真實、不准確、有遺漏乃至欺詐發行,則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信息披露真實性義務,發行人和負有責任的中介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主動撤回申請而終止行政許可審查,並不意味著上述法律責任的豁免,並不產生終止追究責任的法律效果。証監會在發行審核過程中,將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監管職責,重點關注在審企業是否存在“帶病申報”的問題。

  進一步增強監管威懾力

  今年以來,証監會及行業自律組織進一步踐行“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理念,在嚴厲打擊欺詐發行的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督促財務顧問、審計、法律、保薦等各類中介機構歸位盡責、勤勉履職。在此基礎上,2017年IPO全過程監管將進一步趨嚴。

  証監會發行審核部門已在首發企業審核監管各環節制定了從嚴監管的工作機制和措施安排,並將進一步增強監管威懾,淨化市場環境。

  在IPO企業審查的信息公開機制和現場檢查機制方面,証監會將根據終止審查企業信息公開長效機制,繼續定期公布終止審查企業名單及審核中關注的主要問題等情況,持續提高發行監管工作的透明度,引導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持續提高問題發現能力和盡調執業質量。証監會建立了首發企業現場檢查機制,嚴格實施IPO各環節的全過程監管,促進發行人、保薦機構、各証券服務機構歸位盡責,扎實工作,對IPO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進一步提高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行業自律組織加大了對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的抽查力度。中國証券業協會12月初組織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名單第十六次抽簽,將無錫化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勇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波克城市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家公司納入抽查范圍。

  業內人士指出,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對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實體經濟“去杠杆”、防范金融風險意義重大。在IPO提速的同時,嚴格IPO各環節的審查旨在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根基。

  証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強調,為有效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必須進一步夯實市場基礎,強化誠信意識,加強制度約束。發行人要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要歸位盡責,不斷提升執業水平和執業能力,確保信息披露真實、准確、完整。(劉國鋒)

(責編:孫博洋、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