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年中美貿易摩擦頻發如何看——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中美經貿新變化

2017年02月10日00:31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新年中美貿易摩擦頻發如何看——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中美經貿新變化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 題:新年中美貿易摩擦頻發如何看——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中美經貿新變化

  新華社記者 於佳欣

  新年伊始,美國對華作出多個貿易救濟裁決,對中國不鏽鋼板、卡客車等產品征收了高額雙反稅率。在貿易救濟案件頻發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摩擦?會帶來何種影響?商務部有關負責人8日對此作出回應。

  貿易摩擦,不等於貿易戰

  有了貿易,就會有摩擦。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摩擦高發更是成為一種常態。

  在2017年伊始,美國就在多起對華貿易救濟案件中做出對中國不利的裁決。對中國非晶織物、普碳與合金鋼板、硫酸銨和卡客車輪,以及不鏽鋼板帶材等征收了高額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率。最近的一起案件兩個稅率相加高達200%以上。

  受政治等因素影響,貿易保護加重的趨勢從2016年就開始顯現了。2016年全年,美國對中國發起20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37億美元,案件數量和金額分別增長81.8%和131%。

  如何看待中美兩個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貿易摩擦和貿易戰有何區別?

  “中美之間貿易規模大,發生貿易摩擦是正常的。”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局長王賀軍說,貿易摩擦是一種零星的、以遵守WTO規則為基礎的行為,是國際貿易的正常結果。貿易戰則撇開貿易規則,且涉及金額較大。

  業內人士表示,中美貿易摩擦一直存在,並非現在才爆發,而且中美貿易摩擦在兩國貿易額中所佔比例不大,每年大約在0.5%左右,還是應該看到合作共贏仍是兩國貿易發展的主基調。

  若打貿易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中美經貿合作合則兩利,斗則兩傷,這是由雙方利益融合的客觀現實所決定的。”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曾經在發布會上這樣說。

  貿易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通過數字便能說明問題——

  首先,中國對美出口的很多產品尤其是生活日用品,為美國消費者帶來了實惠和便利。有關數據顯示,2015年典型美國家庭年平均收入為5.65萬美元,中美貿易可幫助這些家庭一年節省850美元以上。如果打起貿易戰,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就是美國消費者。

  此外,國際分工是一個大的價值鏈條,一國對另一國的制裁,往往反過來會影響自己本國產業的發展。

  以光伏產業為例,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實施制裁,反過來對本國多晶硅——這一光伏上游產業發展產生影響。據統計,美對華進口光伏產品佔同類進口產品額比重從2011年的約58%下降到2016年的18%。這直接導致美國對華出口多晶硅的數量從2013年的2萬多噸,降低到去年的5000多噸。

  商務部有關人士表示,美國採取貿易救濟措施后,雖然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減少,但從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進口數量迅速上升,美國光伏企業並未得到好處。

  貿易摩擦,如何應對?

  其實,換個角度看,適當的貿易摩擦對我國企業也有一定的好處。

  比如,一個產品在出口過程中遭到雙反調查,無法進入該國市場,這會倒逼企業加大研發,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讓產品以嶄新的面貌重新邁入這一國家的門檻。

  “貿易摩擦也未必是一個壞事,一程度上也推動我國貿易轉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王賀軍說,中國的企業正在不斷成熟和強大,有定力、也有能力來應對這些貿易摩擦。

  在過去的幾起案件中,中國企業都積極提出抗辯。中國政府也作出了積極努力。據了解,在2016年,中國共勝訴了30多起案件,維護了我國30多億美元的出口市場。

  “當然,若從自身找原因,貿易摩擦的增多還是與我國貿易大而不強有關。”王賀軍說,我們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創新發展,提升自己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競爭力,努力打造貿易強國,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責編:崔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