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凝聚經濟全球化共識——寫在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閉幕之際

本報記者  楊迅  劉睿  丁汀  宋飛
2017年03月27日07: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3月的海南,椰風送暖。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26日正式落幕,今年論壇年會以“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為主題,契合當前形勢,呼應各方訴求,體現了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國家對經濟全球化問題的關注。與會人士對此予以高度評價,認為年會凝聚和擴大了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共識,為亞洲和世界的穩定、發展與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

  放眼世界,全球化是大勢所趨

  年會發布促進經濟全球化宣言,指出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相關結構性矛盾的根源,是現行全球治理體制同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不相適應造成的。因此,採取逆全球化措施,不可能解決這些結構性矛盾,甚至會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挑戰。與會人士對此表示高度認同,認為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各國必須主動適應經濟全球化,改革全球治理體系。

  “全球化的過程當中隻有贏家沒有輸家,實際上大家都是全球化受益者。”新加坡榮譽國務咨政吳作棟表示,所謂“輸家”隻不過受益慢一點。

  緬甸聯邦共和國副總統吳敏瑞表示,年會“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的主題,具有高度的現實意義。搞保護主義不會推動世界經濟的增長,需要思考如何通過加強合作,推進全球化增長和經濟改革的方案。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總統埃裡表示,經濟全球化促生了相互連通和互相依存的大市場。面對全球化的風險,固步自封、民族主義或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不足取,應該思考如何通過合作迎接挑戰,讓自由貿易推動具有包容性的全球經濟增長。

  “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帶來的繁榮和發展,造福了世界上很多地區,使得數以億計的人民脫離了貧困,也使得很多國家大踏步走上了發展的道路。”馮氏集團主席、國際商會前主席馮國經表示。

  關注亞洲,全球化夯實命運共同體理念

  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相繼出現逆全球化傾向,經濟全球化面臨轉折的重要關口,亞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加快談判,亞太自貿區建設積極推動。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亞洲已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50%。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行穩致遠,亞洲國家幾十年來快速發展的歷程,就是不斷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亞洲國家堅持擁抱而非排斥經濟全球化,始終是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積極參與者和堅定支持者,既收獲了經濟全球化的累累碩果,也為經濟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克裡斯琴表示,許多太平洋地區島國的經濟形勢都會受到亞洲總體經濟形勢和經濟環境的直接影響,非常期待亞洲經濟更加強勁,加快一體化進程。

  在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看來,亞洲各國可以發揮包容的特性,進一步推動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盡量確保機會均等,從而讓亞洲在不確定的時代成為穩定之錨。

  吳敏瑞表示,亞洲在推進經濟一體化方面具有強大的潛力,包括中國—東盟自貿區、“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能支持參與其中的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聚焦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發揮獨特作用

  在世界經濟疲弱的背景下,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7%,位居世界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就業增長超出預期,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加強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幫助不發達國家融入全球產業鏈,加大力度推動減貧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各國人士對中國在全球化中發揮的獨特作用予以積極評價。

  埃裡表示,在中國的大力推動下,亞洲地區各個國家都在貿易的自由化當中得到了巨大益處,同時世界其他國家包括非洲地區也從中獲益。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對本報記者表示,全球化不會有輸家,在全球化當中要想受益,必須做出調整,中國已經做好准備,並且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准備接受更大的挑戰。中國在過去30多年中,通過參與全球化,發展了經濟,改善了民生,體現了很強的適應潮流的能力。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當今世界面臨多重風險,各國更加需要合作和開放。更加包容的全球化需要將重點放在多邊。中國是聯合國堅定支持者,也參與到聯合國維和行動當中。中國倡導的多邊合作機制是解決當今世界很多問題所需要的。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經濟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浪潮不會被重巒疊嶂所阻,不會被暗流淺灘所滯,必將滾滾向前、永不停歇,奔向世界經濟的大海。參加了年會后,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所有國家應該攜起手來,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進程,開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責編:杜燕飛、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