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頭再現共享電單車 曾被緊急叫停

繼此前兩家共享電動車一亮相即被緊急叫停后,昨天,一款名為7號電單車的白色電單車開始在本市海澱區、石景山區、昌平區投放,並以“求監管”的態度尋求與監管部門建立溝通聯系渠道。同時,曾被叫停的小蜜單車也重新“出山”。
按裡程收費 已投放2000輛
昨天上午,在中關村軟件園附近,一排白色車身、紅色車輪的自行車引發眾人駐足。雖然與普通自行車外表並無二致,但仔細看,車身上加裝了一塊黑色的電池盒,車尾還印著醒目的“共享電單車”字樣。
有路人掃碼下載APP准備嘗鮮。進入應用首頁,用車前需要輸入身份証號、手機號等信息注冊,並交納299元押金。正常用車時,通過7號電單車APP或者微信掃一掃,掃描車身的二維碼或輸入車輛編號,點擊“立即用車”就可以解鎖騎行,整個操作流程基本和共享單車相似。
電動車省時省力是沒錯,可萬一騎著騎著沒電了咋辦?記者發現,在確認解鎖前,屏幕上會顯示當下這輛車的剩余電量、可供行駛的公裡數,如果對車輛電量不滿意,用戶可以更換一輛再解鎖。“用戶不用為電量擔心,后台能實時看到每輛車的剩余電量,並提前派出運營人員更換電瓶。”7號電單車首席營銷官崔曉琪說。
與摩拜、ofo等共享單車按照時長收費不同,7號電單車是按裡程收費,5公裡內2元,超過5公裡后每超出1公裡多收1元,不足1公裡的部分不收費。也就是說,隻要騎行距離不超過6公裡,騎這款電單車收費2元,與普通共享單車價格相差不大。
據悉,7號電單車目前已在昌平區、海澱區和石景山區的部分區域投放了2000輛,將視市民的需要,持續增加投放量。
“電子圍欄”規范亂停車
共享單車隨用隨停極為方便,但隨即引發的亂停亂放問題也給城市管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昨天“進京”的7號電單車則採取了“指定停車點”的方式來杜絕亂停亂放。
“指定停車點”就是單車運營方借助地理圍欄技術,在居住區、工作區、生活消費場所附近建立的“虛擬”規范停車區。具體使用時,當用戶點擊“立即用車”時,屏幕上會顯示一個搜索欄和一句醒目的提示——“查看目的地附近是否有指定停車點,不在指定停車點還車最高加收100元”。在搜索欄中搜索目的地,就能看到附近的指定停車點。
騎行結束后,當用戶將車輛騎到指定停車范圍外,屏幕上會進行提示,如果此時仍堅持鎖車,系統會立刻扣除加收“非定點還車費”:還車位置距離最近指定停車點小於1公裡的加收10元,超出1公裡的加收100元。
據崔曉琪介紹,根據其在南京和深圳的運營數據,借助指定停車點,其單車的違規停車率一直維持在1%以下,絕大多數用戶都能做到規范停車。對於平台在后台設置的指定停車點,7號電單車也表示“求監管”,希望能與監管部門合作共同探索停車點的設立。
隻能在指定停車點停車,並不會給騎行帶來太大的不便。目前,在7號電單車已經投放的海澱、石景山、昌平三區,平台已經設置了近1500個指定停車點,人口密集的區域甚至可以做到每50米就有一個指定停車點,停車並不麻煩。不過,目前其電子圍欄技術的定位精度為10米到20米左右,精准度有待提高。
投放車輛正陸續上牌
此前,試水在北京投放的小蜜單車、電斑馬很快遭到交管部門叫停。根據交管部門通報,叫停原因主要是投放車輛均拆除了腳蹬,不符合《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國家標准(以下簡稱“國標”),也未登記上牌。
日前,被叫停的小蜜單車重新“出山”,出現在北京街頭。客服人員表示,目前投放的小蜜單車已經符合相關規定,並且取得了牌照。記者昨日在北三環附近的街頭看到,已投放的小蜜單車尾部挂著底色白色、有“北京”字樣打頭的數字車牌。不過有媒體發現,最新發布的《北京市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中並未有小蜜單車的身影,使得其資質成謎。記者聯系小蜜單車運營方后,對方並未做出回復。
此外,雖然小蜜單車已經根據“國標”要求裝上了腳蹬,記者通過APP地圖找到的兩輛小蜜單車,腳蹬卻都已缺損,兩輛車的腳蹬均隻剩下單側一隻,斷電情況下無法通過腳蹬騎行。
“關於車輛資質,我們聯系了全市20個車輛登記站和五六家車管所,並向他們全部提交了上牌申請。”崔曉琪介紹,7號電單車此前已在南京完成1萬輛車的上牌,在北京所有投放車輛均符合“國標”關於最高車速低於20公裡每小時、整車重量不超過40千克、具備腳踏功能、功率小於240W這幾項規定,並已進入《北京市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且擁有車輛發票和合格証,目前正等待上牌申請批復。
在等待牌照獲批期間,上路是否具備政策條件呢?對此崔曉琪解釋,“多個車管所、車輛登記站給我們的反饋是,在完成上牌前,持申請車輛的產品合格証及發票可以上路。”
對於人們最為關心的車速問題,記者在騎行小蜜單車、7號電單車時用地圖軟件作了最高車速測試,粗略計算分別為16和18公裡每小時,符合20公裡每小時以內的國標規定。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用戶在購買到電動車后,會把電動車前方的“限速線”剪掉,使得電動車國標的限速規定形同虛設。對此,7號電單車沒有通過限速線的方式來進行限速,而是將限速規則直接寫進了車輛內置的芯片中,用戶無法通過改裝突破限速,從而保障道路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