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綜合管廊“上天” 全球首例喀斯特地貌“管廊橋”建成

2017年05月04日14:54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人民網北京5月4日電 (賈興鵬)日前,記者從中建二局獲悉,全球首例喀斯特地貌“管廊橋”在六盤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成。據悉,這座被稱為全球首例的“管廊橋”,建在一座離地10米的橋上,因造型獨特而出名。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顧名思義都應該深埋在地下,那為何會出現一段長約62米的“管廊橋”呢?

據施工項目部介紹,因六盤水特有的喀斯特山地地形,這段管廊所在的位置剛好處在落差較大的低窪處,再加上一條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將從此處經過,為了不影響高速公路施工,建設者選擇在在低窪處架設一條用於管廊建設的專用橋。

據悉,這座“管廊橋”,為我國首例73.5平方米大截面(15m*4.9m),大荷載(自重達1600噸,管線安裝完成后約為2000噸),上跨高速公路,現澆三艙式箱型梁管廊專用橋,在全球也為首例。“管廊橋”上部結構採用30米簡支單箱三個艙室的箱形結構, 內部淨高2.7米,各艙室由混凝土牆隔開,下部採用設蓋梁的柱式橋墩及重力式橋台,基礎採用擴大基礎。最大模板支撐高度為9.8米,為高大模板支撐體系。

按照規劃,六盤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全長39.69公裡,總投資約32.64億元,預計於2020年投入使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引用PPP模式,中建二局出資佔比58%,施工合同額佔比73%。

據介紹,六盤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已完成施工成品管廊26.73km,在2016年度全國首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綜合績效考評中,排名第一。

(責編:賈興鵬、夏曉倫)

推薦閱讀

連接東西南北,跨越萬水千山的中歐班列上,除了滿載的商品貨物,就隻剩下兩名開火車的司機了,他們夙興夜寐,拉著沉甸甸的貨物奔跑在新時期的“絲綢之路”上,他們是現代的“絲路”人,更是中歐經濟文化的使者。本期《財景》,走近中歐班列的80后“老司機”。連接東西南北,跨越萬水千山的中歐班列上,除了滿載的商品貨物,就隻剩下兩名開火車的司機了,他們夙興夜寐,拉著沉甸甸的貨物奔跑在新時期的“絲綢之路”上,他們是現代的“絲路”人,更是中歐經濟文化的使者。本期《財景》,走近中歐班列的80后“老司機”。 財景故事:走近中歐班列80后“老司機”  【詳細】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