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泉州7月20日電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城市。黨的十八大以來,泉州市再次發力,砥礪前行,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速提質,文化產業增加值總量連續4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其中,文創園區貢獻率超過30%,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為充分發掘泉州歷史文化資源,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並實施了“文化強市”的發展戰略,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文化產業和文創園區發展的政策,將文化產業作為實現崛起的支柱產業之一。各文創園區圍繞市委、市政府“以文興業、以文塑城”的發展戰略,在強身健體、加快發展的同時,努力培育市場主體,增強微觀活力,發揮文創園區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成為該市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力軍、“領頭雁”。目前全市13家文創園區有11家列入了福建省級文化產業園備案名單。
創新運營模式,促進融合發展是推進文傳園區結構優化與升級的重要途徑。面對新形勢,泉州市積極適應新常態,鼓勵和引導文創園區融合科技、文化、旅游發展,助力文創產業園區提高品牌知名度。國家級海西廣告泉州領SHOW天地文化創意園以數字媒體技術為切入點,數字媒體內容創新中心,打造福建最大體量的室內攝影棚及千萬投資的影像技術后期制作中心﹔鯉城區鼓勵創意園區充分借鑒閩南地區的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民俗文化、海絲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閩南文化元素,打造“富有閩南文化特色的和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園區﹔永春縣引導支持永春老醋文化創意園推出“醋文化旅游”﹔惠安縣依托石雕創意園,大力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石雕工業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打響“惠女風情”、“惠安雕藝”。據了解,目前泉州擁有4A級旅游景區的文創園區2家,3A級旅游景區文創園區2家,省級觀光工廠20家。
立足於悠久深厚的人文底蘊,廣泛的對外交流,實力雄厚的產業基礎,以及始終堅持政策引領扶持、創新運營模式,泉州市文創園區孵化功能日益顯現,轉型升級不斷加速。由老工業區改造而成的領SHOW天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入駐廣告創意、影視制作企業300多家,吸引6000多名80、90后年輕創客在此創業就業,2016年實現產值25億元,上繳稅收2.1億元,分別比改造前提高近15倍和30倍。由國有老企業蜜餞廠進行改造建設的源和1916文創園,已入住近200家文創企業,擁有有國家級私人博物館1個、省級文化示范基地2個、市級文化示范基地3個,上市公司3家。2016年度園區總創稅近3億元。
【共舞長江經濟帶】上海:一花獨放不是春 共舞更精彩 “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的所有媒體記者在上海合影留念 人民網上海7月18日電(記者賈興鵬)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經過十余天深入探訪,“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詳細】
【共舞長江經濟帶】昆明:立足本地優勢 “小產業”裡尋商機 人民網昆明7月11日電(記者賈興鵬)7月的昆明,涼風習習,宛若初春。夜幕下的斗南花卉市場,人山花海,卻是一片繁忙景象。“雲南有約132萬畝鮮花種植,總產值488億元。” 誰料想,小小的鮮花,竟能迸發出如此大的商機。這是昆明產業發展的真實…【詳細】
【共舞長江經濟帶】守住綠水青山 “干出來”的貴州生態 人民網貴陽7月7日電 (記者賈興鵬)“生態不是靠喊出來的,是靠干出來的。”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調研烏江流域環境保護時,疾呼一定要守住“綠水青山”。 “目前貴州主要河流水質總體為優,省控以上斷面優良率達到96%。”日前,人民網記者在“共舞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