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僵尸企業"拖著死不了?清理進入高峰期退出機制跟不上

2017年07月24日07:52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 眾多“僵尸企業”拖著就是死不了

  隨著去產能深入推進,清理“僵尸企業”進入高峰期。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多地採訪發現,越來越多的“僵尸企業”通過破產清算、重整等途徑退出市場或涅槃重生。但耗時長、成本高、程序繁瑣,人員安置增加地方顧慮,“僵尸企業”主動申請破產動機不足,導致清理工作仍然面臨復雜、被動的局面,不少困難企業一拖再拖反而把自己徹底拖垮。

  多位受訪的基層法官、干部、律師建議,盡快明確“僵尸企業”破產申請啟動義務,優化破產審判程序及配套機制,為處置“僵尸企業”建立更加高效暢通的司法通道。

  法院設“專科門診”

  眼下,不少地方法院加大探索通過司法途徑破解“僵尸企業”的處置難題。去年8月,全國首個高級法院破產審判庭(執行裁判庭)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挂牌成立。據廣東高院統計,2016年全省法院共新收破產案件498件,同比增長51.8%,約佔全國十分之一。

  廣東省國資委初步摸底,截至2016年12月,廣東國有“僵尸企業”已達4000多家,預計將有超過1000家國有“僵尸企業”進入破產程序。

  廣州橡塑制品工業公司是廣州市民政局下屬的安置殘疾人就業的社會福利生產企業。1994年起,該公司因投資失誤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累計虧損2700多萬元。因流動資金嚴重不足,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公司無法清償到期債務,向廣州中院申請破產清算。

  擔任該公司破產清算組組長的廣東中天律師事務所律師饒文潔告訴記者,在破產清算組與法院的共同努力下,橡塑公司的房屋、土地等大量資產被追回、變現,原本的資不抵債變為資可抵債,全部債權人得到全額清償,實現了“平穩退市”。

  長航鳳凰是我國內河最大航運企業長航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受航運市場和財務費用負擔沉重等因素影響,公司連續兩年巨額虧損,負債高達58.6億元,淨資產為-9.2億元,面臨破產清算和退市風險。

  經債權人申請,武漢市中院在2013年11月受理長航鳳凰破產重整案。負責此案的武漢市中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副庭長陳繼偉說,當時長航鳳凰已嚴重資不抵債,重整涉及1300余名企業職工、9萬多股民及持有約55億元債權的134家債權人的利益。“如果破產清算,普通債權清償比例僅為1.88%。”他說。

  經多次論証,重整計劃最終確定為20萬元以下的普通債權全額清償,20萬元以上債權部分每100元普通債權可分得4.6股長航鳳凰股票。20萬元以上普通債權清償比例為11.64%,出資人股權讓渡比例確定為33.33%。方案獲得債權人會議和出資人會議表決通過。

  經過破產重整,在沒有國有資產或外部重組資金注入的情況下,長航鳳凰輕裝上陣,在破產重整后第二年實現淨資產1.2億元,營業利潤約2.2億元,實現特困企業扭虧。

  通過破產途徑處置“僵尸企業”具有重要作用。參與長航鳳凰破產重組等多項企業破產案件的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延嶺等業內人士認為,對破產企業實施重整或清算,依靠法律程序,借助市場手段,在精准識別企業是否屬於“僵尸企業”,確定哪種渠道進行處置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破產審判庭庭長丁海湖告訴記者,多數“僵尸企業”停產或虧損多年,無法適應市場競爭,且欠賬太多、賬目不清,工商無法注銷,依法走司法程序才更容易理清頭緒。

(責編:喬雪峰、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