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國內最大規模地質勘察:雄安新區地質首次“體檢”【5】

2017年10月16日08:5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國內最大規模地質勘察:雄安新區地質首次“體檢”

  雄安地質首次“體檢”

  參與勘探的隊伍包括中國地質調查局11家直屬單位和河北省地礦局所屬10家單位,這一行動被稱為全國最大規模的地質勘察活動。雄安新區工程地質勘察第一階段主體報告已編寫完成。下一步要精准對接需求,強化科技引領,多方聯動推進雄安新區地質調查下一階段工作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楊智杰 魯達

  距離雄安新區宣布成立,迄今已過去5個多月了,除了不少央企、國企在主城區設立了辦公室以外,驅車行駛在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個縣的大小道路上,從外表看不出有太大的變化。但實際上,在這片土地的地下0到100米的深處,國內最大規模的地質調查工作早已馬不停蹄地展開。

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安新縣北六村田野中開展地質測量。攝影 劉向陽

  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安新縣北六村田野中開展地質測量。攝影 劉向陽

  新區建設,地質先行

  4月18日,河北省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以下簡稱“河北地礦局”)向河北省政府呈報《河北省地礦局關於地質資源環境支撐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建議報告》,提出開展雄安新區地質調查的8項建議,內容包括地質勘探及地下空間評價、地熱資源、地下水資源等勘察。

  河北省政府採納了上述8項建議,並與省國土資源廳協商。最終明確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牽頭、河北省地礦局配合、雄安新區籌委會協調,共同做好雄安新區地質調查工作。

  據介紹,此次野外調查工作計劃投資6.59億元,雄安新區“空間、資源、環境、災害、文化”綜合地質調查的開展將需要4年時間。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李君滸等人在論文《論城市地質工作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中提到,地質調查有重要的經濟功能,能夠為城市規劃建設提供參考數據,監測工程安全,保護地質環境,降低政府和企業的投資成本等。同時,它還具有社會功能,對城鄉發展、社會管理和城市化進程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比如為預防地震、地裂縫、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水資源利用等提供地質信息基礎數據支持。地質調查對區域地質和構造背景進行詳細研究,關注環境地質問題和地質災害,能夠保障城市安全,還有利於地下空間的大規模建設,促進該地區可持續發展。

  據報道,雄安新區建設中會涉及“城市綜合管廊”業務,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更需要摸清楚雄安的地下情況。

  中國地質調查局根據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需求,制定了雄安新區地質調查總體方案和2017年工作方案,確定四大工作目標,其中第一條,就是構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即針對不同地下空間、資源利用目標層位,調查地下0∼10000米范圍內土壤層、工程建設層、主要含水層、地熱儲層、深部地下層的地質結構和地質參數,建立不同空間尺度三維地質模型。同時也要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運行管理,提供全流程地質解決方案。

  6月中旬,第一階段地質調查工作正式展開,勘測范圍除包括中央明確劃定的雄縣、安新、容城三縣外,還涉及周邊的霸州市、定興縣、高碑店市、高陽縣、固安縣、蓮池區、清苑區、徐水區、文安縣、任丘市共10個縣市區的部分鄉鎮,面積達2000余平方公裡。

  參與勘探的隊伍包括中國地質調查局11家直屬單位和河北省地礦局所屬10家單位,因而,這一行動被稱為全國最大規模的地質勘察活動。

  同時,8項重點工作任務也被明確提出,分別是:地熱清潔能源調查評價、工程地質調查、生態水文地質調查、土壤與地下水質量調查、航空物探遙感地質綜合調查、三維地質結構探測、國土資源環境綜合監測網絡建設、雄安新區綜合地質信息系統建設等。

  據河北省地礦局介紹,按照要求,他們在6月中旬進場施工,7月底前提交成果報告,初步查明規劃區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分析、評價規劃區場地穩定性和工程建設適宜性,為雄安新區總體規劃提供地質依據。

  開發利用條件優越

  7月19日,20個水文地質鑽探孔、39個200米工程地質鑽孔提前完成,這意味著新區工程地質勘察鑽探任務全部完成。

  7月30日,河北省地礦局與中國地調局共同編寫完成了雄安新區地質調查第一階段成果的主體報告《支撐雄安新區工程地質勘察階段成果報告》。

  據專家介紹,相同規模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通常需要1年左右的報告編寫時間,而本次綜合研究成果報告則要在半個月內完成,因而,時間非常緊張,工作量非常巨大。

  8月23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河北雄安新區、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省地礦局在雄安新區臨時辦公駐地召開雄安新區地質調查第一階段成果移交匯報暨四方聯席會議。

  至此,第一階段的勘探成果被公布。幾家單位通過對雄安地區進行首次“體檢”,共得出5點結論。

  一是區內場地穩定性和工程建設適宜性總體較好,穩定場地和基本穩定場地佔89.5%,全區均適宜或較適宜工程建設,但應關注地面沉降問題。

  二是重點調查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條件優越,適合規模化開發。

  三是重點調查區土壤環境清潔,大部分土壤無重金屬污染,土壤清潔區面積佔99.3%,僅局部零星地塊表層土壤存在汞、鎘等重金屬污染。同時發現8600畝耕地為綠色富硒土地。

  四是地下水質量總體良好,38%淺層地下水可作為飲用水源,40%適當處理后可作為飲用水源,75%深層地下水可作為飲用水源,20%適當處理后可作為飲用水源。城縣南張-賈光一帶分布有富鍶優質地下水。

  五是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條件適宜,每布設1平方米地埋管可滿足2∼3平方米建筑面積的供暖制冷需求。綜合利用地源熱泵系統供暖制冷,起步區可滿足30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全區可滿足約1億平方米建筑面積。

  保護好地下水,防地面沉降

  地質調查結果整體上顯示,雄安新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條件優越。不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賈紹鳳更關注當地水資源的問題,他在2017年4月就公開發表《雄安新區需針對“低窪-沉降-缺水”問題制定對策》的文章。

  賈紹鳳多年研究發現,雄安新區雖然有華北地區最大的湖泊白洋澱,但水資源並不豐富,而且是嚴重缺水的地方,包含雄安新區三縣在內的原保定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9.58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米。

  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立方米為缺水,低於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

  保定市的水資源處於過度開發狀態,生態用水被擠佔,地下水超採。同時,他提到,雄安新區位於永定河沖積扇與滏陽河沖積扇所夾的低窪地,排水受阻才形成了白洋澱,易受洪澇災害。而且,整個華北地區多年來都一直面臨著因為地下水過度開採以及地質因素引發的地面沉降問題。

  賈紹鳳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雄安新區建設以后用水量是有保障的。一方面,開發區所在地域原來的耕地灌溉用水要減少,而根據雄安新區的定位,搬來的公司總部、高校等用水量都很小﹔另一方面,即使在未來新區開發更大的人口規模,可以使用南水北調的水。“河北省擁有南水北調中線用水指標35億方,其中保定市5.51億方。因為供水成本較高,目前河北省實際用的南水北調的水比規劃指標少很多,可以考慮把目前分配給各地市的用水指標調劑一部分到雄安新區,而不必擠佔農業用水。而且雄安新區以創新產業為主,附加值高,具有很高的水價承受能力,完全可以承擔南水北調的水價。因此,南水北調有指標供給雄安新區,雄安新區又用得起南水北調的水,南水北調供水雄安新區是可行的選擇。”

  如果地下水停止過度開採,地下水位不再降低,地面沉降問題也可以得到改善。但是賈紹鳳仍建議,城市規劃建設必須考慮如何避免、減輕地面沉降、地裂縫災害影響與損失﹔建筑物應盡量避免跨越地裂縫,對於必須穿越地裂縫的道路、管道要採用適應地裂縫的柔性設計。

  同時,他認為更應該注意的是地下工程是否會受到水的侵入,要做好防護,防止漏水。

  雄安新區地質調查第一階段成果中也表達了這方面的考慮,“從保護主要含水層和規避大厚度含水層涌水問題,宜將粘性土層作為地下空間主要開發利用層。根據70米以淺的地層情況,存在3層適合地下空間規模化開發的有利層位。”粘性土層相比砂土,比較穩定,而且隔水。根據第一階段調查的上述成果,賈紹鳳解釋說,“在地下70米范圍內,有三層是以粘性土層為主的,適合做地下工程。”

  調查報告提到,僅局部零星地塊表層土壤存在汞、鎘等重金屬污染,但是賈紹鳳認為即使面積很小,也需要重視。“重金屬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雖然面積隻有百分之零點幾,不處理就會浸入地下,浸入地下可以隨水遷移。”

  但地質勘探時意外發現富鍶優質地下水,但賈紹鳳提醒:開採也得有個度,過度開採會引發地面沉降。

  目前,第一階段地質勘探已經結束,中國地質調查局介紹,接下來還有三個階段的任務。2017年8月∼12月,將開展容城地熱田初步勘察、重點地區工程地質詳細勘察、深層水文地質勘探試驗、深部三維地質結構探測,初步搭建透明雄安數字平台框架,為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提供基礎資料和決策支持。

  2018年∼2019年,開展地面沉降嚴重區高分辨率InSAR調查,構建地面沉降立體監測網,建立地下水模擬與三維地面沉降模型,評估地面沉降風險,為工程規劃建設和地面沉降風險防控提供決策依據。

  2019年∼2020年,全面實施地熱田整裝勘察,深入開展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系統建立國土資源與地質環境監測預警網絡,全面建成透明雄安數字平台,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提供全過程地質解決方案。

  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鐘自然表示,下一步要精准對接需求,強化科技引領,多方聯動推進雄安新區地質調查下一階段工作。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責編:趙爽、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