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全球首列智軌列車“開跑”:軌道畫地上 智慧感知路徑【3】

劉雙雙
2017年10月24日08:49 | 來源:中國新聞社
小字號
原標題:全球首列智軌列車“開跑”:軌道畫地上 智慧感知路徑

  中新社株洲10月23日電 題:全球首列智軌列車“開跑”:軌道畫在地上 智慧感知路徑

  中新社記者 劉雙雙

  長31.64米、寬2.65米、可載300多人的“小火車”沿著畫在地上的“軌道”,規矩地行駛。

  10月23日,在有著“中國電力機車之都”美譽的湖南株洲市中心,由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列智軌列車正式上路運行,奔馳在3公裡長的體驗線上,令前來嘗鮮的海內外專家驚嘆不已。

  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全新交通產品,會給將來的出行帶來怎樣的改變?中新社記者隨研發專家首發試乘,一探究竟。

  位於株洲神農大道的智軌體驗線車道寬3.75米,布局在城市主干道中央綠化帶兩側。站點設置並無特別。列車車廂內裝飾與火車相似,電子顯示屏及時提示到站位置。坐在最高時速可達70公裡、平穩行駛的列車內,小汽車、行人和街景從車窗外緩緩掠過。

  列車始終是循著地面上畫的白色虛擬軌道線行駛的。而這正是由中車株洲所研發的“虛擬軌道跟隨控制”技術,智軌之名也由此而來。

  “以車載傳感器識別路面虛擬軌道,通過中央控制單元的指令,調整列車牽引、制動、轉向的准確性,精准控制列車行駛在既定虛擬軌跡上。”中車株洲所總工程師馮江華向記者進一步解析。

  從2010年提出概念方案,到2011年構建仿真平台,繼而搭建實驗系統、研制實驗列車,“八年磨一劍”的智軌列車不僅顛覆了傳統軌道的概念,整個車輛系統還具備主動防護功能,可實現安全、高效、綠色。

  “道路承載了我們,也束縛了我們。”馮江華說,車輛的保有量迅速增加,而城市道路資源隻能有限發展。在有型的軌道建設存在周期長、成本高、靈活性差的背景下,亟需一種全新的中運量軌道交通制式。

  通過融合創新,將軌道交通節能環保、大運量、准時等優點,結合公交汽車線路靈活、成本低的優勢,智軌列車和快運系統應運而生。

  智軌列車裝載新能源動力,具有零排放、無污染的特性,充電十分鐘即可續航25公裡。採用高鐵柔性編組的模式,列車能根據客流變化調節運力,實行3至5節編組,最大可容納300至500人同時乘坐。

  專家稱,不依賴鋼軌行駛,一條運行線的建設周期僅需一年,可快速投入使用,且建設成本上大大低於傳統有軌電車。

  如此“龐大”的車輛行駛在鬧市,能否確保安全?

  馮江華告訴記者,主動安全是該車的一大亮點。它可以通過“大腦”定位獲取自身和周邊環境的危險信息,警示外界危險源。按照計劃,2019年智軌列車會實現半自動駕駛,2020有希望率先實現全自動駕駛。

  株洲智軌示范線首期體驗線經過試運行后,預計明年將正式上線。隨后,株洲將啟動示范線二期工程,並將逐步推進智軌與常規公交、BRT對接融合,與磁浮車站實現零換乘。

  但在專家看來,觸手可及的智軌系統正式推廣依然任重道遠。

  智軌列車的運行需要道路行駛的“優先權”,這對行人的文明素養是一大考驗。

  株洲智軌示范線工程設計方、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傅萃清直言,智軌系統沒有規范、標准可循,許多法規仍存空白,如何讓這種全新的交通制式與現有交通系統和諧更處,仍有諸多難題要解。(完)

(責編:趙爽、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