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歐洲之間的離心力與向心力
近年來,新老歐洲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歐洲一體化問題在新的背景下再次凸顯。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今年公布的歐盟2021至2027年度預算提案,更是遭到了匈牙利和波蘭等很多中東歐國家的反對。不過,新老成員國之間並非是簡單地越走越遠,而是處於一種離心力和向心力相互作用下的平衡之中。
向心力之一:“多速歐洲”的現象已經出現了一定的改善趨勢。
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的統計數據,2018年第二季度,歐盟28國的GDP平均增長水平,較第一季度提高了0.4%。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2%。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中東歐國家的增長水平要高於歐盟平均水平。經濟體量較大的維謝格拉德國家中,波蘭的經濟相較於去年同期增長了5%,匈牙利為4.4%,斯洛伐克為3.9%,隻有捷克低於平均水平,為2.3%﹔在巴爾干地區,羅馬尼亞為4.2%,保加利亞為3.4%﹔在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為4.2%,立陶宛為3.7%。
單從這一數據就可以發現,實際上當前中東歐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快過了歐盟的平均水平。“多速歐洲”這個近幾年形容歐洲形勢的熱門詞匯,未來也許可能不再適用。
向心力之二:英國退歐並沒有讓中東歐國家看到以此來制衡歐盟的機會。
新老歐洲目前在英國退歐問題上並未出現分歧。雖然英國在2017年借其首相訪問波蘭之機,與波蘭簽署了雙邊防務協定,但中東歐國家並未因此而動搖自身的立場。即使是因難民、非自由民主等問題與歐盟摩擦較大的匈牙利,也從未公開宣揚要模仿英國而退出歐盟。
而且目前歐盟下一財政年度預算尚未正式出爐,中東歐地區的歐盟成員國也不希望惹惱歐盟以及西歐那些淨出資大國。該地區的部分非歐盟成員國,例如黑山,則在近期看到了入盟的曙光,自然也不會有其他過分舉動。相比之下,英國則沒有什麼籌碼可以影響中東歐國家,並讓他們改變立場和看法。
英國退歐對中東歐國家的經濟影響更是不能過分高估。中東歐國家與英國的大部分貿易往來是在全球價值鏈的背景下進行的。英國退歐之后,這些價值鏈以及他們相應的活動很可能會從英國轉移至歐洲大陸。所以,對中東歐國家來講,變化並不會太大,僅僅是改變了進出口的對象。
可見,從經濟和政治兩個層面來看,新歐洲正在快速發展。英國退歐並沒有嚴重改變中東歐的立場,這些國家短期內仍將留在歐盟的大家庭內部。
雖然如此,短期內的離心力也同樣不能忽視。
離心力之一:歐盟下一財政年度預算方案加劇了中東歐國家的不滿情緒。
當前預算短缺但需求無限的現象會造成多方面的利益沖突。英國對歐盟資金的貢獻是六十多億歐元。雖然這一點可能可以用英國支付給歐盟的分手費來緩解,但在難民危機和恐怖主義的威脅下,不可預計的成本正在持續增長,這會繼續壓縮在其他項目中的預算,例如聚合基金。
當前,很大一部分聚合基金轉移支付給了新成員國,主要是中歐國家,還有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他們均位於歐盟預算中七大淨受益國之列,佔據總支出的近70%。目前來看,聚合基金的轉移支付已經產生了效果,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上述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各國在今年的經濟發展水平也高於歐盟平均水平。
不利的一面是,歐盟轉移支付水平的減少將會嚴重影響到歐盟中東歐成員國的發展,並對各個執政黨在未來的選舉中造成巨大挑戰。再加上這些國家與歐盟之間有一定的摩擦,未來這種趨勢會繼續加大這些國家與歐盟機構的距離。而且,如果轉移支付的水平減少,相對來講,這些國家將增加對歐盟基金的貢獻,這會引起很大的國內政策爭議。
離心力之二:對於歐盟來講,在減小預算的情況下,歐盟相當於削弱了自身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所以歐盟希望嘗試將各類政治條件附加到轉移支付上,以利用政治條件來彌補其工具手段。
目前這種措施的呼聲在歐盟內部越來越高。而且由於歐盟的相關規定,預算如何執行並不需要通過全體成員國投票,這使得實施上述內容的可能性更高。然而,波蘭和匈牙利一直反對將歐盟基金政治化。中東歐的成員國更希望將預算問題保持在經濟層面。新老歐洲繼續並增加新的摩擦點是有一定成本的。
總之,短期來看,當前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層面,離心力與向心力的平衡、變化與再平衡,將決定新老歐洲近期的政策走向以及摩擦的解決。對中國來講,新歐洲也正是由於歐盟成員國的身份以及入盟的前景,才對中國產生了務實合作的利益。因此,如何能夠促進新老歐洲的溝通與交流可以成為中國對歐的整體目標之一。(作者:馬駿馳,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