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馬雲退休當老師 他真要退休了嗎?

2018年09月09日10:08 | 來源:浙江在線
小字號

馬雲要“退休”了?據《紐約時報》9月7日刊出的名為《Alibaba’s Jack Ma, China’s Richest Man, to Retire From Company He Co-Founded》的報道,馬雲計劃於下周一(9月10日)從阿裡巴巴這家中國電子商務巨頭辭職,追求教育慈善事業。

在國內,馬雲的最新新聞是9月7日晚率隊出現在茅台鎮。借助阿裡的技術力量,讓茅台的酒裡“流淌”著數據。此前五天裡,馬雲在北京、杭州連續見了五位非洲總統,再往前,他以杭州杰出市民代表的身份出現在雅加達亞運會現場。

從自己一手創辦、市值超4000億美元的阿裡巴巴離開,大家的第一反應幾乎都是“不可能”,但回頭想想,一年在外飛800多個小時的馬雲,忙的早已不光是有關阿裡巴巴的事。

“八面來風”

有關馬雲離任的傳言,《紐約時報》並非唯一信源。同樣是在9月7日,彭博社一篇報道的開頭寫著:中國科技巨頭馬雲一直在為離開阿裡巴巴集團以后的未來做鋪墊。報道中提到,馬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正把更多時間和財富用於公益事業。

在這篇文章中,馬雲拿自己跟比爾·蓋茨作比較,稱雖然不可能像他一樣富有,但有一件事能做得更好:早一點退休。當被問及會何時作出這樣的轉變時,馬雲回答,自己已經創建了一個馬雲公益基金會,“所有那些事情我已經籌備了十年”。

有關未來的話題,馬雲最新一次提及,是在9月5日杭州舉辦的2018 XIN公益大會上。那一天馬雲很忙:上午在公益大會主論壇做了主題為《相信小的偉大》的演講,下午趕回阿裡巴巴西溪園區接待前來參觀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一行,之后趕回黃龍飯店的教育分論壇做脫稿演講,晚間,他再次折返回阿裡巴巴西溪園區,接待塞內加爾總統薩勒一行。

教育始終是馬雲最關注的公益領域之一。阿裡巴巴今年5月公布的“公益財報”顯示,2018財年馬雲在公益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經歷越來越多,公益時大幅增加到75個。其中20多個公益時用在了鄉村教育領域,包括今年1月21日,在海南三亞為獲得第三屆“馬雲鄉村教師獎”的100名鄉村教師頒獎。

在當天下午的教育分論壇演講環節,馬雲透露,自己最后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未來會把所有精力和想法放在教育上。“我進入商界完全是誤打誤撞,本來就想玩兩年,沒想到一搞搞了20年。”他在現場表示。

如果不是外媒風聲,誰也不會想到,這裡提到的“未來”可能就在幾天后發生。而如果這些傳言屬實,馬雲選定的“下周一”也將是特別的一天:9月10日,既是教師節,也是馬雲的54歲生日。

△ 1988年夏,在文一校區,馬雲(二排右二)與老師同學的畢業照

馬雲的教師情結

對於外界紛紛揚揚的傳言,阿裡方面給出的統一回應是:不管是在社會公益還是在阿裡巴巴,馬雲天天都在做老師,也天天夢想著再去做老師,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馬雲1984年考入杭師大外語系英語專業,畢業后做了6年老師,他在多個場合提及“教師是我最喜歡的職業”。在和杭師大師生交流時說過,他曾表示:“如果說我最喜歡的、做得最好的工作,還是當老師。這一輩子不會拿掉的烙印,就是當老師。”

創業后,馬雲堅持回饋教育,將支持教育作為畢生的使命之一。馬雲公益基金會於2015年9月16日“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每年一屆尋找100位優秀鄉村教師,給予每人總計10萬元持續三年的現金資助與專業發展機會﹔2016年7月4日,基金會正式發布“馬雲鄉村校長計劃”,每年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20位優秀的“鄉村教育家”,給予每人持續3年總計50萬元的支持﹔2017年12月11日,“馬雲鄉村師范生計劃”正式啟動,項目計劃10年內至少投入3億元,為鄉村教育發現和注入新生力量,為中國培養未來教育家……

對自己的母校、杭州師范大學,馬雲多次強調,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早在2006年,馬雲就向杭州師范學院捐贈100萬元,實施“中國新農村教師專業發展計劃”,免費培訓農村骨干教師﹔2008年10月31日,杭師大阿裡巴巴商學院在馬雲的直接支持下創立﹔2015年,杭師大迎來107年校慶之際,馬雲又以個人名義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杭州師范大學馬雲教育基金”。他說:“捐給學校的不是錢,是感恩、熱愛和信任。我這一生都是一名學生,我一輩子都願意做一名老師。”

——“其實我覺得我沒有一天停止當老師,我現在到處講,講得比一個老師的課時還多。”

——“一直希望有一天還能回來當老師,而且是為了未來當一個老師,因為我越來越強烈地認識到,未來教育一定會發生巨變。”

△ 馬雲和雲谷創校團隊合影

馬雲的教育實踐

即便是在商界打拼,馬雲依然被親切稱為“馬老師”,在他看來,教師經歷讓他在整個阿裡巴巴發展過程中受益匪淺:他用老師的方法創立和管理阿裡巴巴,將CEO翻譯成chief education officer(首席教育官),並認為這種“理想主義”成就了阿裡成為一家不一樣的公司。

今年5月13日,杭州師范大學110周年校慶,馬雲回到母校並致辭。在致辭中,馬雲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觀:欣賞自己、成就他人、面向未來:欣賞自己,從失敗中學習、永不放棄﹔成就他人,幫助員工成功,幫助客戶成功,幫助合作伙伴成功,才是公司的成功﹔面向未來,教育變革當同日新月異的技術和商業變革同步,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我們預判未來,知道未來一定會這麼變革,所以一定要提前從教學課程、人才結構、教育機制各方面進行改革。今天改還來得及,以后被拖著改、被逼著改,那就麻煩了。”在多個場合,馬雲都曾呼吁,要教育孩子們去做和機器不一樣的事,要教會孩子們想象力、創造力。

在2017年4月的一次專訪中,馬雲跟記者表示,他早已為自己規劃好了后半生最重要的三件事,這三件事,也是阿裡巴巴正在著手改變的三個領域:教育、環保和健康。

阿裡在教育領域的實踐和探索是全鏈路的:從鄉村教師、鄉村寄宿學校到湖畔大學、雲谷小學還有阿裡巴巴商學院,馬雲希望培養起擔當、創造未來的年輕人。

如今看來,馬雲更希望這樣的變革“從娃娃抓起”。在9月5日的演講中他表示:中國最大的資源是每年兩千萬新生兒童的腦袋,14億人的腦礦是真正的金礦。在他看來,如何開發好兒童的“腦礦”將是中國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和最大機遇。

“應該把教學資源放在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等到你放到大學、研究生已經太晚了,木頭已經成型了。”馬雲認為,幼兒園和中小學是一個人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中國應在基礎教育上加大投入。

馬雲的另一個重點關注在於鄉村教育。他認為,農村教育發展水平的上升、貧困地區教育資源的充足,是國家文明的重要標准。因此,鄉村教師應成為受人尊敬、愛戴的職業。“中國可以沒有阿裡巴巴,沒有馬雲,但不能沒有鄉村教師。”

△ 2017年1月6日上午,百名"馬雲鄉村教師獎"獲獎老師在海南三亞"重回課堂"

“新阿裡時代”?

可以想見,無論是在哪個領域,馬雲能去做的事不少。他之前還有個計劃是在未來十幾年以每年三個國家的速度走遍非洲。而他也曾透露,未來會把一些教育項目拓展到非洲和印度。

他太忙了,可能忙得沒有太多時間去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去年6月於美國底特律舉辦的中小企業論壇上,馬雲在與主持人查理羅斯對話時曾表示,自己從CEO位置上下來,到現在還在學習怎麼做董事局主席。

“我以為可以去沙灘上打高爾夫了,結果去年飛了870個小時,今年可能要飛1000個小時。”在這場對話中,馬雲曾表示:當我離開學校時,我30歲,但我說我10年以內不會回來。我以為我40歲會回來。但40歲時公司經歷困難,所以繼續留下來做到50歲。我說我不和比爾蓋茨競爭,但和他比誰早點退休。

——“自從2012年我就在計劃退休,我不想死在辦公室裡,我想死在沙灘上。”

——“你有多少時間在沙灘上?”

——“沒有多少。”

如若真的卸任,馬雲可能終於會有時間更自由地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而更多人在關心的可能是,馬雲“退休”,阿裡怎麼辦?

彭博社的報道中提及,馬雲表示,自己完全信任“我的團隊和合伙人架構”。“這個系統是我和我的團隊一同貢獻的,它能夠令公司長久。”

合伙人制度確保了馬雲的離開不會對阿裡巴巴的發展帶來實質性影響。阿裡巴巴目前共有36位合伙人,平均年齡為45.06歲,其中有兩位80后。

人才也是阿裡巴巴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在阿裡前段時間發布2019財年一季度財報時,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阿裡巴巴用於員工股權獎勵的累計價值超過800億元。

與此同時,阿裡巴巴也制定了面向未來的履帶式戰略,根據規劃:

2017-2019年間,阿裡由估值600億美元的螞蟻金服領跑﹔

2019-2021年間,由阿裡雲接棒領跑﹔

2021-2024年間,由菜鳥網絡領跑。

在技術領域,阿裡在2017年成立達摩院,同時宣布此后3年內阿裡巴巴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這些對頂尖核心技術的投入如今已初現成果,並將與人才資源一起,成為阿裡驅動未來的“雙引擎”。

路線圖清晰,戰略部署清晰,同時馬雲也認為,“公益”已成為阿裡DNA的一部分。用“公益的手法、商業的心態”去“成就他人”,是阿裡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亦有傳言稱,馬雲仍將在阿裡巴巴董事會擔任職務,並繼續指導公司的管理。無論真相如何,這一天總會到來。你需要看到的是,馬雲想要傳達的理念已深入阿裡骨髓。而阿裡不等於馬雲,馬雲的價值,也不僅僅是阿裡。

(責編:趙爽、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