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適應民眾消費需求  推動本土數字化發展

中非電商合作構筑經貿新橋梁

本報駐南非記者 李瀅嫣
2018年09月10日07: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BUFFALO”約翰內斯堡倉,一名當地工作人員負責運送碼放貨品。

  Kilimall目前有近200名員工,其中非洲籍員工約佔一半。圖為中方員工和非方員工一起參加活動。

  Amanbo位於肯尼亞的海外推廣運營中心。
  資料圖片

  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夜景。
  人民視覺

  閱讀提要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在非洲各國逐漸推廣普及,促進了當地民眾的消費需求。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的一項報告,非洲線上消費支出總額到2025年預計將突破750億美元。

  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間的電子商務合作也在近年迅速興起。一批中國電商企業通過搭建跨境電商平台、疏通物流渠道、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構筑起了中非經貿往來的新橋梁。

         

  打造互聯網服務平台,助力中非商貿合作轉型升級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由於傳統產品銷售渠道整體發展水平較低,當地民眾的消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4年前,一個由中國人創辦的電商平台Kilimall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應運而生。去年,該平台在網絡投票中勝出,成為最受非洲消費者信賴和喜愛的購物網站。

  據Kilimall公司合伙人謝斌介紹,肯尼亞的網絡覆蓋率達到人口的60%,居非洲第一位。然而,由於當地工業基礎較為薄弱,不得不大量進口商品,導致物價較高,使他們萌發了在當地創立跨境電商平台的想法。

  如今,Kilimall不僅打造了跨境供應鏈和支付體系,還擁有了非洲本土營銷、本土倉儲物流、本土客服等全套運營團隊。近千萬非洲注冊用戶在家就能購置心儀商品,也讓很多中國商家有機會將自己生產的商品出口到非洲市場。謝斌說,目前Kilimall主要將中國商品銷往非洲,幫助非洲民眾省錢﹔接下來Kilimall要將非洲產品銷往中國,幫助非洲民眾賺錢。

  現在,中國在非洲的跨境電商的范疇已不僅僅局限在銷售實體商品。深圳正義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廖旭輝說,現在非洲民眾的消費需求不再隻集中於對商品的購買,他們還會花錢購買服務、資訊等。該公司運營著一個叫Amanbo的中非跨境電子商務平台,採用B2B商業模式(即企業間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交易),集合了廣告宣傳、網上商城、在線求購、商業資訊、二手交易、品牌營銷、樣品管理、移動支付等功能﹔在線下,該平台在中非兩地專設了多個展廳,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中非合作綜合服務平台。

  記者通過視頻連線,參觀了位於內羅畢的線下展廳。這個佔地5000平方米的展廳擺放著從手工藝品、日用百貨、基礎原材料到家用電器、農產品等各類商品。據介紹,目前平台已積累了超過13萬注冊用戶,業務范圍覆蓋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月交易額超過600萬美元。

  解決配送難題,打通跨境貿易“最后一公裡”

  對於跨境電商來說,如何解決配送問題直接影響到銷售成本。一個從中國運到非洲的包裹,少則需要7天,多則需要一至兩個月。對於電商企業來說,這樣的物流成本太高。有過多年物流創業經歷的張鑫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將視線轉向了發展跨境物流。去年3月,他啟動了中非電商物流供應鏈項目“BUFFALO”,在南非和中國國內分別建立了約翰內斯堡倉、華東倉與華南倉。

  通過自建倉庫和借助自主開發設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BUFFALO”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在跨境清關方面,該項目獲得了南非標准銀行和南非聯合銀行集團的大客戶服務授權待遇,為其清關配送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目前,通過“BUFFALO”從國內運送一單快遞到南非,3天便可到達約翰內斯堡客戶手中,其他城市則在四五天。“BUFFALO”的快遞費用也大幅低於南非本土快遞公司,從國內發至約翰內斯堡的快遞,一公斤收費不到80蘭特(約合38元人民幣)。

  目前,“BUFFALO”已拿到了南非快遞行業協會執照、快遞執照、清關執照、進口執照以及國際航空一級代理執照,成為南非唯一的華人全牌照快遞公司,合作客戶涵蓋環球易購、全球速賣通、億貝等國內外知名電商平台,日單水平達到5000至10000件。

  舉辦互聯網創業培訓,分享數字經濟的“中國經驗”

  南非學者、北京大學非洲智庫專家斯佳克日前撰文表示,當前非洲大陸在電商領域正迅速發展,無論是消費者的消費額還是生產者的銷售額都在快速增長。目前,約3億非洲人擁有手機錢包,比擁有銀行賬戶的人還多,這一切都為非洲通過電商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礎。

  由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阿裡巴巴商學院及馬雲公益基金會舉辦的“非洲數字雄獅的崛起”論壇近日在南非金山大學舉行。

  在論壇上,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非洲有巨大的機遇,一是“數字非洲”的發展,二是物流網絡。馬雲表示,非洲如果抓住數字化發展機遇,會是全世界從數字化受益最多的地方﹔而升級物流網絡,將能為非洲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非洲媒體在此前發布的“2017年非洲電商生態系統”報告中也指出,非洲電商正處於起步階段,目前正在經歷蓬勃發展,希望能從中國電商企業學習到更多成功的經驗並進一步加強合作。

  此前,阿裡巴巴集團已經與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合作舉辦了兩期面向非洲青年的互聯網創業者計劃培訓班,將數字經濟的“中國經驗”傳播到非洲。

  喀麥隆青年企業家塞德裡克·阿坦加納曾應邀到杭州阿裡巴巴園區學習經驗。在阿坦加納看來,學習中國的技術對非洲十分重要,“中國之行完全改變了我的認知,我們需要將中國技術與非洲的實際相結合。”

  (本報約翰內斯堡電)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0日 22 版)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