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寧吉喆:圍繞"鞏固 增強 提升 暢通" 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2】

2019年03月24日13:5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中國政府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了明確部署,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寧吉喆表示,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貫徹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上狠下功夫,重點做好以下4個方面工作。

第一,著力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持續加大破立降力度。著力破除無效低效供給。繼續推進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健全各方面責任共擔和損失分擔機制,穩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推動依法處置“僵尸企業”,制定退出實施辦法。把降低企業杠杆率與企業兼並重組、產業整合有機結合,穩妥做好去產能職工分流安置工作。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著眼“放水養魚”、激發市場活力,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落實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繼續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圍繞輸配電價改革、公用事業收費改革等,切實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加大投資補短板力度。聚焦三大攻堅戰等薄弱環節,在脫貧攻堅、生態環保、農業農村、水利、科技創新、棚戶區改造、社會民生和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促進有效投資。依法合規採用PPP等多種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補短板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川藏鐵路、沿江高鐵等一批重大工程規劃建設。

第二,著力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充分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動性積極性。弘揚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建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構建經常性規范化的政企溝通機制,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要求落到實處。穩步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准入、監管、退出制度。擴大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范圍。深入推進電力、油氣、鐵路領域改革,自然壟斷行業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運網分開,將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全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在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方面,對包括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在內的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持續推動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建立健全清單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完善清單信息公開機制,推動“非禁即入”原則和政策普遍落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世界銀行公布的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由2017年78位大幅躍升至46位,中國市場主體已達到1.1億戶。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再推動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營商環境指標體系,今年選擇在部分省市全面推開營商環境評價試點,明年在全國推開。持續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開展產權保護領域政務失信專項治理行動,推動各地解決一批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問題。

第三,著力提升產業鏈水平,大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研究謀劃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抓緊布局國家實驗室,在關鍵領域布局建設若干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強重大技術裝備補短板,大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積極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升級各類“雙創”平台載體,強化創業投資對“雙創”的支撐引領。促進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繼續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我國工業制造業產值及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但傳統產業仍佔較大比重。今年將實施一批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重大工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實引導和支持各類生產要素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集聚,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升級。推動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放寬服務業准入,擴大有效供給、推進品質提升,促進服務市場環境改善和秩序規范,不斷增強服務業創新力和競爭力。深入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還要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穩定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政策和項目,採取多種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發展水平,促進中國經濟更深更好地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

第四,著力暢通經濟循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落細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安排。抓緊出台制造業、高技術產業、服務業以及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加強政策統籌,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形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培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投資市場。要適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者在內的14億居民消費升級和分級態勢,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服務結構、產業結構、投資結構,暢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和投資循環。積極拓展消費新增長點。研究制定居民增收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加快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加強消費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制定出台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加快旅游、文化、健康、體育、教育、育幼、養老、家政等服務業發展,釋放服務消費新潛力。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綜合施策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重大風險監測研判預警。堅持結構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輸入性風險,避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

(責編:朱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