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成為常態,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堅守匯率風險中性理念

姚進 陳果靜
2021年07月23日08:23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堅守匯率風險中性理念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愈加明顯。從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來看,年初至今總體呈現出由升到貶、再由貶到升、隨后再度貶值的趨勢。在匯率雙向波動的環境下,如何做好匯率風險管理,對企業尤其是國際業務較為活躍企業的財務績效具有重要影響。

  當前,企業外匯風險管理意識如何?存在哪些誤區或薄弱環節?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需求是否得到有效滿足?如何看待未來匯率走勢?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人士和專家。

  匯率避險意識發生積極變化

  “我們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全球化經營了,目前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的收付款貨幣達26種。我們始終堅持‘匯率風險中性’的理念,把匯率風險納入日常經營管理,盡可能地降低匯率波動對主營業務的不確定性影響。”TCL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記者從國家外匯管理局了解到,隨著匯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數據顯示,隨著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加大“匯率風險中性”宣傳和引導力度,我國企業在匯率避險意識方面發生了積極變化。2020年套保比率為17.1%,較2019年上升2.7個百分點,今年以來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但同時也要看到,仍有部分企業在外匯風險管理方面存在“順周期”和“裸奔”行為。有的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意識相對薄弱,甚至有企業不進行任何匯率避險﹔企業順周期的財務運作通過資產負債的貨幣錯配積累風險敞口,賺取匯率升貶值的收益,也必然承擔匯率升貶值的風險。

  對此,外匯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建議,企業要樹立正確的“匯率風險中性”意識,建立完善的匯率風險管理制度。一是要理解匯率不可預測,了解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不斷增強的市場化改革大趨勢﹔二是要立足主業,理性面對匯率漲跌,審慎安排資產負債的貨幣結構﹔三是建立健全自身的匯率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多措並舉合理管理匯率風險﹔四是要以保持財務狀況的穩健和可持續為導向,不以套期保值的盈虧論英雄。

  “人民幣波動的趨勢性要明顯強於美元指數波動的趨勢性。換言之,外匯市場更容易形成人民幣匯率的趨勢性交易策略,從而出現趨勢性做多或者趨勢性做空的賭博式交易,可能會產生人民幣匯率更長時間偏離均衡匯率的風險。”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晉斌認為,人民銀行推動市場交易主體落實“匯率風險中性”理念,目的是要減少單純的匯率趨勢性交易行為,強調匯率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的宗旨。

  多措並舉合力應對匯率風險

  降低企業匯率風險,需要企業、銀行、監管部門共同努力。其中,銀行對客外匯衍生品的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外匯市場的市場活力和發展水平。外匯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行應重點從以下方面做好企業匯率避險的服務工作:

  首先,幫助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意識。這是開展匯率避險行為的前提。要引導企業認識到,不主動做好風險管理,匯率波動將影響生產經營的穩定性,甚至造成利潤損失﹔試圖通過猜測匯率走向來賺取額外收益,可能會對經營和財務帶來較大的隱患。

  其次,引導企業建立完善匯率避險制度。一些企業由於制度不健全,存在“想用但不會用、不敢用、用不好”匯率避險工具的現象。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制度,並讓企業通過實踐認識到匯率避險的重要性,遠超過做好一兩筆套保業務。

  再次,加強銀行基層外匯業務能力建設。外匯套期保值專業性較強、人員培養周期較長,不少銀行存在總行自營和做市能力強但分支行對客展業能力弱的現象,基層難以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精細化、定制化的匯率避險方案。但是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銀行基層服務能力至為關鍵。因此,銀行需著手在分支行培養專業團隊,為企業提供“管家式”匯率避險服務。

  “中國外匯市場持續發展,可以有效滿足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需求。”上述負責人稱,1994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來,外匯局積極推動國內外匯衍生品市場發展,不斷豐富交易工具,擴大參與主體,優化基礎設施,增強交易便利性。

  具體來看,一是外匯衍生品市場已基本具備國際成熟產品,目前已覆蓋即期、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和普通歐式期權等主流交易品種。二是外匯衍生品市場參與銀行覆蓋全國各地及各類銀行,截至2020年末,國內已有115家銀行具有對客外匯衍生品資格,包括大中小型和中外資各類銀行,服務覆蓋全國各地,基本不存在空白。三是外匯衍生品交易機制不斷完善,豐富匯率風險管理場景,適應市場需求。2020年,我國外匯市場交易規模約30萬億美元,較2005年匯改時增長了22倍,其中60%是外匯衍生品交易。

  “下一步,外匯局將繼續積極推動支持企業管理匯率風險的相關工作,包括建立健全開放的、有競爭力的外匯市場﹔推動金融機構豐富避險產品,降低企業避險保值成本﹔提高市場透明度,便利市場主體理性判斷外匯市場形勢﹔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預期引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等。”上述負責人表示。

  人民幣匯率穩定有支撐

  總體來看,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未來,匯率走勢如何,依然備受市場矚目。

  人民幣匯率變化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穩中向好,貨幣政策處於常態化狀態,國際收支運行穩健,外匯市場更加成熟,這些因素將繼續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匯率作為一種相對價格,其未來走勢變化受到國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國內外經濟形勢、國際收支狀況和外匯市場變化等因素共同決定人民幣匯率走勢。”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展望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既有支撐因素也有抑制因素,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

  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同樣認為,從各方面因素綜合來看,人民幣匯率短期不具備大幅貶值或升值基礎。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運行,雙向波動常態化,人民幣走勢有漲有跌,這也是匯率市場化改革的必然結果。對於市場主體來說,最大風險在於賭人民幣“單邊”走勢。

  周茂華表示,國內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在全球表現突出,國內深化改革開放的效果持續釋放、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宏觀風險趨於收斂、國際收支基本保持平衡,以及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等,人民幣匯率“穩”的基礎牢固。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