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AI可以取代人嗎?如何解決AI“可信”問題

2021年07月23日08:24 | 來源:環球網
小字號
原標題:AI可以取代人嗎?如何解決AI“可信”問題

近日,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可信AI論壇上,艾耕科技CEO韋嘯進行了題為《可信AI助力內容創作實現智能化》的報告。他表示,AI可以取代人工,但不能取代人。當前人工智能想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必須等待其他領域,例如生物學領域,有突破性的發現。

他在報告中指出了AI內容生產在“可信”方面遇到的挑戰,並給出了三條提高AI內容生產可信性的技術建議:知識圖譜沉澱行業專家經驗提升可控性﹔專家系統與局部模型提升可解釋性和可調性﹔強調人+機器協同的工作模式。

“我們可以感受到,互聯網充滿了不可信的內容,已經對社會產生極大負面的價值,我們希望算法設計出之后,其所承擔的責任能有清晰的界定和邊界。”韋嘯認為,搭建一個更為可信的內容生產平台,需要遵守三條原則。第一,堅守向善價值觀,不做惡﹔第二,建立評估體系,保証系統生產的內容可信﹔第三,明確算法系統的責任。

關於如何看待可信AI,韋嘯認為,可信AI 包括幾個方面:穩定性、可解釋性、可調性、公平性等等。這意味著可信AI不是一個概念,更多的衡量如何把一個技術更好的賦能各個場景。

面對AI內容生成領域遇到可信方面的挑戰,韋嘯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是穩定性,我們在用工具創造標題的時候,有些生成的內容質量高,有些卻不通順﹔第二是可解釋性,同一組算法生成的視頻,卻獲得了不同的流量反饋,人工干預也無法總結優化的路徑﹔第三是AI系統一定會犯錯,不管什麼模型,隻要場景足夠復雜系統就一定會犯錯。這時候需要人機配合,往往可以大幅提高工具使用的可信度。

韋嘯表示,在某些特定領域,AI可以取代人工,但也不能取代人。工具取代人工一直在發生,例如超市售貨,很多時候顧客選品掃碼支付不需要和售貨員互動,即便如此,無人超市也沒有普及,這就側面說明了售貨員還有他存在的價值。但也不得不承認,超市管理中,現在所用到的人力成本比原來要少很多。

AI內容生產也是如此,某些情況下,AI剪輯視頻的質量和操作精度已經超過人類了,但是仍然需要人類進行審核、把關。

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呈現出“大”的特點,例如大數據集、大模型,對此韋嘯表示,技術發展的路徑非常復雜,存在很多不同的道路,大模型只是一條探索路徑,但肯定不是唯一的路徑。人工智能領域也在期待其他學科,例如腦科學的突破,這些突破很有可能為算法設計提供全新的思路,在大模型之外,為AI的應用打開新的場景。

(責編:趙竹青、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