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快遞進村”還有哪些堵點、痛點?

王建、黃騰、賈雲鵬
2021年07月23日08:32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深讀
小字號
原標題:“快遞進村”還有哪些堵點、痛點?

領到包裹的李娟(右)盤點物品的數量(6月23日攝)。四川省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地處大渡河大峽谷入口的懸崖絕壁之上,是一個風景秀美的傳統村落。近些年,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郵車可以直接進村送郵件及快遞貨品。

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快遞進村”,有助於城鄉商品流通、拓展農村消費,促進鄉村振興。國家郵政局明確,至2022年底我國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近年來,各地加快探索“快遞進村”的模式,農村市場正成為郵政快遞業新的“增長極”。
  但記者調研發現,盡管“快遞進村”成效顯著,“一點就到家”的美好規劃,當下仍被村落布局分散、農村快遞業務量小、進村成本過高等所阻攔,還需進一步破解“最后一公裡”難題。

快遞進村,貨物上門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罕達汽鎮河西村村民楊蘭,足不出戶,就順利收到了網購的口罩等防疫物資。如今,很多生活物資,楊蘭都是網購,快遞員送到家門口。出村時,快遞小哥又捎上當地的特產,發往外地。一進一出,河西村與外面的世界有了新連接。
  “快遞進村取貨,大大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增加了農民收入,原來笨雞蛋賣不出去,現在通過電商平台銷售,每個賣到1.5元。”黑龍江省海倫市向秋蔬菜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高向秋說,笨雞蛋、木耳等農產品直播帶貨銷售能夠成為時尚,離不開“快遞進村”。
  2020年,黑龍江省以郵政快遞合作為突破口,開展快遞企業設點直投以及郵政快遞、快遞公司之間、快遞交通等合作模式,實現了全省90%以上的建制村有“快遞進村”服務,近60%的建制村有3個以上主要快遞品牌進村服務。
  不斷下沉的快遞服務網絡,給農村地區帶來了新變化,正悄悄改變村民的生活方式。
  走進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助農快遞服務中心,隻見申通、圓通等6家快遞企業的上百名快遞員正熟練地在自動化分揀設備上分揀快遞包裹,一改往日“各自為戰”的局面,配合非常默契。
  慶雲縣郵政業發展中心主任馬超說,縣裡引導申通、圓通等6家快遞企業集中入駐、統一分揀、共同配送,實現快遞“一口進、一口出”,通過抱團發展降低進村成本。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快遞網點鄉鎮全覆蓋,直投到村比例超過50%,全國郵政快遞業務量達833.6億件,其中農村地區業務量超300億件,比重為36%。而2019年,這一佔比隻有24%左右。

仍面臨件量少、成本高等瓶頸

記者調研發現,經過近年來發展,“快遞進村”成效顯著,但在落地、推廣過程中,仍存在不少難點、堵點,想要實現“村村通快遞”還有一定難度。
  ——村落布局分散、業務量少,部分村民寄取快遞仍需到鄉鎮快遞點。黑龍江省尚志市魚池鄉新興村村民網購越來越多,但讓村民煩惱的是要到鄉上取快遞。新興村黨支部書記金東浩說,因為農村點多、面廣、線長、偏遠,且快遞業務量相對較少,部分快遞公司不願意在農村設快遞點。
  山東齊魯普惠金融研究院秘書長黃邁指出,目前縣鄉兩級快遞物流服務網絡基本建立,但“快遞進村”仍有難度且進展緩慢。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電商發展,而電商發展相對落后又進一步導致村裡快遞業務量小,影響快遞公司的網點布局和建設。
  ——快遞進村派送成本高,部分已有網點經營虧損,陷入歇業或轉讓狀態。一位快遞加盟商表示,由於快遞總部給加盟商每個快件的派單費是一定的,加盟商必須嚴格控制運輸、分揀、派送等環節成本。目前每個快件從鄉鎮下沉到村一級,自己要虧0.3元。而從收件量看,有些村級快遞點一天也就收個3到5件,幾乎無法生存。
  近年來,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梨樹鄉和平村農民孫斌,通過創辦鼎豐水稻專業合作社加工大米,部分線上銷售。孫斌說,與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村相比,東北農村電商還不發達,農村普遍缺乏冷鏈基礎設施,農產品採收后,不能及時進行存儲,駐村快遞網點收件少、派件多,入不敷出,往往經營虧損,陷入歇業或轉讓狀態。
  ——有的中轉點的設置不合理,增加運費和時間成本,存在“以收養派”。京東快遞牡丹江綏芬河營業部經理常寬說,現在快遞中轉點的設置還有優化的空間,有時從綏芬河向北發往雞西的快遞,卻要先在東邊牡丹江的中轉點進行中轉,路線上繞了一個大彎,增加運費和時間成本。
  “如果像城裡那樣送到用戶手裡,一個快遞就可能讓我們多走上近100公裡。”常寬說,有時他們會在客戶允許的情況下以每件數十元的價格有償托人把快遞捎帶過去,但他們能得到的派送費隻有2元多。

優化成本打通“最后一公裡”

加快發展農村寄遞物流,是推進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釋放農村內需潛力的重要舉措。流通業尤其是快遞業向農村發展是大勢所趨。這不僅有利於進一步便利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也能更好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
  金東浩表示,推進“快遞進村”,除了發揮市場作用,還需要在政策層面給予更多扶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交通郵政合作等方式,或者嘗試綜合多個快遞企業設立村落之間的配送點以達到共配模式,把業務、資源、人力匯聚起來,共同管理、經營,消除“最后一公裡”堵點。
  農村地區物流資源少,常寬認為,快遞進村在成本優化方面仍有空間,建議可以由有關部門出資或協調建立聯合物流中心,將有限的物流資源加以整合,形成集聚效應,提升區域內整個行業整體效率﹔在農村增加快遞分撥點,使郵路更加合理。
  黃邁說,由於“最后一公裡”存在梗阻,要使快遞進村長遠可持續,就要推動快遞與當地產業和電商深度融合,由單純“收快遞”向“產快遞”“收快遞”並行轉變,通過多方攜手整合共享現有資源,減少和優化快遞流通環節,形成良性互動,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助力鄉村振興。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