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稅收大數據牽線 冷庫裡的“棲霞蘋果”找到新銷路

“實在不好意思,您要是早幾天打電話,興許還能有這麼多蘋果,但這幾天賣了不少,現在沒有那麼多庫存了。”近日,山東龍騰果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楊子盈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棲霞市是我國傳統蘋果主產區,山東龍騰果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棲霞市諸多的果蔬冷庫之一。據楊子盈介紹,他的冷庫一般每年都會向當地果農收購6000噸左右的蘋果進行冷藏,等到來年便會有蘋果購銷企業進行收購。這個往年能為楊子盈帶來可觀收入的冷庫,卻在今年因為蘋果價格一再壓低,滯銷損失近700萬。
今年以來,蘋果價格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持續下跌,給蘋果“去庫存”成了難題。
卓創咨訊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全國蘋果庫存量為198.07萬噸,相比去年同期的156.65萬噸高41.42萬噸。分地區來看,山東地區出貨壓力高於陝西地區。截至7月29日,山東蘋果庫存量為127.45萬噸,高於去年同期的103.5萬噸,陝西蘋果庫存量為22.97萬噸,高於去年同期的19.1萬噸。
“前些日子真的是苦不堪言,去年的蘋果個頭大、形狀好,尋思多囤一點兒,盼著來年能賣個好價錢。去年5200元一噸的收購價,現在每噸銷售價格都快跌破2100元了,還是沒有幾家企業願意收購。”為了減少損失,楊子盈多方聯系購銷企業,零零散散的賣了一些,勉強夠個本錢。
“賣不掉就隻能放在冷庫,放的時間越長,本錢就越高。現在都不指望著掙錢,少賠點兒都行,總比干放著賣不掉強。”楊子盈說。
國家稅務總局棲霞市稅務局的稅收專家顧問團隊在對小微企業進行稅費優惠政策輔導的過程中,了解到了山東龍騰果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蘋果滯銷的情況。為了幫助該公司減少損失,拓寬銷售渠道,棲霞市稅務局一方面組織稅收專家顧問團隊積極對該公司進行農產品初加工免征企業所得稅、小微企業減征企業所得稅、出口退稅等方面的稅費優惠政策輔導,為其帶來政策紅利,緩解資金壓力﹔另一方面通過稅收大數據檢索,依托金稅三期系統、增值稅發票電子底賬系統,積極篩選蘋果購銷數據,探尋匹配蘋果購銷企業,為企業篩選意向企業,搭建銷售渠道,推動展開商談對接。
稅務部門對稅收優惠政策的及時落實,解了山東龍騰果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資金周轉壓力的“近渴”﹔運用稅收大數據積極搭建銷售渠道,又為企業帶來發展新希望。
“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公司享受了37萬元的出口退稅、減免了27萬元的企業所得稅款,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又幫我們公司滯銷的50多噸蘋果賣上了好價錢。”楊子盈說。
記者了解到,稅收大數據囊括企業、個人等經濟活動主體,反映投資、消費、進出口等經濟活動行為,覆蓋市場主體從設立到注銷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行業、地區、經濟類型、規模等多個維度。近年來,稅務部門在依法保護納稅人的商業秘密和尊重市場規則的前提下,多渠道了解企業訴求,及時收集企業在原材料採購等方面遇到困難,依托各地稅務部門的信息平台,利用稅收大數據,從供銷兩端進行全面分析,精准匹配供應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