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高台把“門口經濟”作為致富突破口
巾幗“花頭巾”變身勞務經濟主力軍
“我在這裡干活挺好的,離家近也能顧得上,干的都是以前干過的活兒,干熟了也不累人,而且這麼多姐妹一起干活,有說有笑的氛圍特別好,來這裡干活收入也高,人也開心。”日前,提起家門口的勞務增收,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太安村村民謝菊梅開心地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眼下,在高台縣廣袤的田野上,像謝菊梅這樣的婦女有很多,她們頂著五顏六色的“花頭巾”穿梭在田間地頭,在念好自家“產業經”的同時,也根據農事需求吃著家門口的“勞務飯”。近年來,高台縣把農閑經濟、門口經濟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積極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女性勞動力轉移就業,通過打造務工平台,創造務工機會,婦女漸漸成為高台縣勞務經濟的一支主力軍。
種植大戶胡伯隆來自高台縣巷道鎮太安村,去年以來他在鄰鎮的西八裡村流轉了160畝土地,簽了3年的合同,全部用來種植向日葵,未來3年這片花海將成為周邊村民的“致富基地”。在花海中,比成片盛開的向日葵更耀眼的是隨處綻放的“花頭巾”。春耕秋收、授粉除草、施肥打藥,謝菊梅和姐妹們樂此不疲的勞作身影貫穿了作物成熟的各個環節,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們不僅鼓起了自家的“錢袋子”,也解決了種植大戶人手緊缺的燃眉之急,昔日“農忙圍著地頭轉、農閑守著電視看”的農家婦女,成為務農做工兩不誤的“半邊天”。
“目前正值授粉期,傳花粉時效性比較強,傳得快的話坐果率就高,所以用工量很大。”胡伯隆告訴記者。
“春耕到現在,我在家門口栽洋蔥、種洋芋、除草已經掙了1萬多塊錢了。這幾天,和周邊的姐妹們一起到駱駝城抽天花,一天能掙160元。”
採訪中,宣化鎮宣化村二社村民候月琴告訴記者,她們村裡的土地都被大戶流轉過去搞規模種植,她從春耕開始直至秋收結束,一直和左鄰右舍的姐妹們在周邊務工掙錢,一年下來能掙2萬元左右。
在宣化鎮貞號村特石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以婦女群眾為主的300多名“花頭巾”分布在不同的作業區,忙得不亦樂乎。自從該村土地整村流轉后,已釋放全村剩余勞動力600多人外出務工或在家門口掙錢,村民們吃著地租、賺著外快。據粗略統計,今年,基地共吸納周邊婦女、老人等閑散勞動力2000余人(次)務工,實現勞務收入20萬元以上。
據悉,隨著農村土地流轉和種植業結構調整,高台縣通過能人帶動、拓寬基地、完善服務等舉措,勞務經濟蓬勃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富余勞動力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更多的婦女群眾走進鄰近的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打工賺錢。截至目前,全縣共輸轉城鄉勞動力2.77萬人,就近務工1.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83億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