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高質量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打造陝西對外開放新引擎

2021年08月25日08:17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高質量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打造陝西對外開放新引擎

今年以來,我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實施宏觀政策,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民生得到有效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實現穩健開局。

中歐班列:構筑“一帶一路”貿易大通道

7月15日,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報表發布,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在世界經濟脆弱復蘇的國際背景下,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創新動能持續增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6%,快於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6.7個百分點。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敞開,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7.1%,進出口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先行先試不斷取得新進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五通”聯天下,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尤其是中歐班列在疫情防控的不利因素下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上半年開行量同比增長43%,彰顯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強大生命力。

2020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疫情沖擊,中國同有關國家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合作共建、開放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一批重大項目進展平穩,“健康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成效明顯,“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為區域及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力。

機制平台更加健全。截至2021年6月23日,中國已同140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6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的國家數佔世界主權國家總數的比重超過70%,“一帶一路”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規模最大的合作平台。

貿易往來保持增長。2020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為1.35萬億美元(人民幣計為1.0%),同比增長0.7%,佔我國總體外貿的比重達29.1%。中歐班列的貿易大通道作用更加突顯。今年上半年全國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增長43%,歐洲的22個國家、160多個城市因此實現了貨物貿易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水平持續提升。面對疫情常態化的不利影響,中歐班列充分發揮戰略通道作用,自2020年5月起連續15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自今年5月以來連續3個月單月開行超1300列,有力地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加快,合作規劃編制等相關工作扎實推進。

投資合作不斷深化。2020年全年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增長18.3%,佔全國對外投資的比重上升到16.2%﹔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911.2億美元,佔全國對外承包工程的58.4%。一大批境外項目和園區建設在應對疫情中穩步推進,中老鐵路、雅萬鐵路等重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中白工業園新入園企業13家。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也看好中國發展機遇,在華新設企業4294家,直接投資達82.7億美元。

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功簽署,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區由此誕生,成為東亞區域一體化20年來最重要的成果。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該協定是中國對外商簽署的第一個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標志雙邊協定,也是近年來中歐之間首個重大貿易協定,對深化中歐經貿合作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陝西:高質量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

陝西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開放創新、協同聯動為導向,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為引領,高起點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加快打造聯通歐亞、面向東亞南亞西亞的以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為樞紐的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交流合作,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金融、人文等要素融合發展,為陝西加快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服務全國向西開放,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動力。

8月11日,滿載著布料、載客電梯、暖氣片等50車貨物的X9041次中歐班列長安號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國際港站開出,駛向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這是陝西累計開行的第10000列中歐班列。自2013年開行以來,中歐班列長安號已成為全國開行班列城市中線路最全、覆蓋最廣、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國際貨運班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第一,為促進國內和國際市場雙向發展構筑了穩定的貿易通道。目前,中歐班列長安號國際線路增加至15條,覆蓋44個國家和地區,基本實現中亞、南亞、西亞及歐洲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2020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開行數量仍然增長了74%,陝西省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增長26.7%。

著眼於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西安國際港務區通過“干支結合”的方式,相繼開行了襄西歐、徐西歐、蚌西歐、冀西歐等15條集結線路,與周邊城市合作構建了“+西歐”集結體系,輻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等主要貨源地,國內29個省市的貨物實現在西安港集散分撥。目前,長安號運輸的省外貨物佔比超過75%,進口貨物中65%以上從西安港發出。與天津、青島、寧波、上海、深圳等沿海港口城市合作開行陸海聯運班列,無縫對接全球航運體系,打造以西安為中心的全球物流網絡。如今,西安已成為輻射全國、連通歐亞的貨物集散中轉樞紐,2020年獲批全國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示范工程,中歐班列(西安)的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進一步凸顯。

不斷釋放的自貿試驗區改革紅利也為高質量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注入了活力。西安國際港務區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先行示范作用,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一帶一路”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為特色,大力推進自貿改革創新。西安國際港務區首創的“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並新模式”“‘全城通港’政務服務新模式”等改革創新經驗,大大提高了通關、政務服務效率,降低了通關費用,創造了“西安樣本”,在全國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

隨著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的不斷加快,西安港港口功能也在日益完善。西安國際港務區引進了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中國五礦集團、中國林業集團、山東港口集團等龍頭企業,建設整合集裝箱運輸、冷鏈物流、期貨交割、大宗商品、整車運輸等功能於一體的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港口功能區,助力構建國際物流通道、打造多元化開放平台。隨著西安港港口功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資金、產業、技術、人才將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來到陝西。屆時,中歐班列將不僅是一條物流貿易通道,更是陝西對外開放的新引擎,導入貿易、科技、產業、金融、人才等各類創新要素落地生根、融合創新,推動陝西及西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為西部地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貢獻更大力量。

陸港集團:港產港貿聯動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西安國際港務區以“建設內陸第一大港,服務全國向西開放”為目標,依托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創新“物流+貿易+產業”發展模式,積極構建港貿、港產、港城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吸引國際貿易、跨境電商、金融服務、總部經濟等新興業態在西安港聚集,實現從運輸通道到產業集聚的轉變,推動西安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截至今年8月,共有外貿類企業300余家、物流企業300余家在西安港落戶,招商局絲路總部、華潤絲路總部、五礦金融貿易總部、中鐵絲路總部、中國農業銀行數字化業務運行總部等10多家企業總部項目入駐國際港務區。

西安國際陸港集團作為西安港的投資、建設和運營主體,充分發揮西安內陸港和自貿試驗區優勢,推動“港口+產業”“港口+貿易”突破式聯動發展,加快構建以臨港、商貿服務、數字經濟、現代金融、文體健康五大產業為主導的“5+15”產業體系,拉長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集群,提升產業水平,全力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正在建設中的臨港產業園是陸港集團推進現代臨港產業集群發展,打造“一帶一路”產業轉移中心,構建“一帶一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項目。臨港產業園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以西安綜合保稅區和陝西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承接中心為承載,集智能顯示、電視機、網絡及通信設備、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及貿易流通於一體,推動外向型為主的電子加工企業加速聚集,為將西安港打造成為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業轉移承接中心、國際貿易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以及人文交流中心貢獻陸港力量。

據介紹,臨港產業園總投資200億元的康佳先進制造業及相關產業項目已經正式開工。目前共有超過40家東部電子產品加工企業將產能轉移到產業園,將與西安綜合保稅區內電子產業集群形成有效互補,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繁榮臨港經濟。園區金融服務高效便捷,長安號票運通提供國際貨運環節金融支持,將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陝西自貿區仲裁院、西安知識產權法庭、自貿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一帶一路”服務機制辦公室和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等法律服務機構先后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設立,國家級“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正在建設,這些配套機構將為園區內企業走向世界保駕護航,提供必要的知識產權及法律咨詢服務。

作者:蘭日旭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主任、教工黨支部書記、中外經濟比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徐蘊峰 國聲智庫執行主任、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中央財經大學中外經濟比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管委會智庫專家

(責編:趙竹青、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