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三次分配怎樣實現“先富帶后富”

張天潘
2021年08月25日08:1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三次分配怎樣實現“先富帶后富”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這其中的“三次分配”引起強烈關注,可能因為大眾對此都很陌生。初次分配大家比較熟悉,主要通過居民收入實現,多勞多得,注重效率。再分配則是通過財政稅收等手段,以社會福利等方式給公民提供保障。三次分配可以理解為鼓勵個人和社會組織通過慈善捐贈的形式,以扶貧、助學、救災、濟困、解危、安老等公益形式,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補充。

  對於中國來說,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下一步就是促進共同富裕,而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都是圍繞著這個大目標進行的。第三次分配的被重視,意味著公益行業將迎來全新的時代,對其定位和期待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隨著更多社會捐贈進入公益行業,行業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備?從目前來看,中國公益行業還存在著很大提升的空間,比如優秀人才流失、公益專業性有待提升、慈善組織發展未能充分滿足社會需求等。

  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年底,中國基金會數量上漲至8417家,其中北京、廣東、江蘇三地基金會擁有量佔全國基金會數量的36.07%,三地基金會資產規模佔全國整體規模的60.49%,市場集中度較高。這雖然很好地體現了先富地區的三次分配水平較高,但同時反映出全國整體慈善力量不均衡,中西部地區力量相對薄弱,缺乏資源。公益服務是需要深入到基層一線的事業,大量機構和人員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就會產生很多執行和落實上的問題,出現水土不服、不接地氣的現象。

  對於個人來說,根據社科院楊團研究員主編的《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9)》,2018年中國捐贈總額預估為1128億元,慈善捐贈佔GDP總值約為0.12%,人均捐贈金額為80.86元,與世界發達水平相差甚遠。這也不是說中國人缺乏愛心,從互聯網公益來看,近年來,通過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台,慈善組織募集的善款每年增長率都在20%以上,2020年募集金額更是達到82億元,比2019年增長了52%。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有超過100億人次點擊、關注和參與了互聯網慈善。

  但從全社會參與的角度來說,公眾對公益的了解,還停留在很初級的層面,以為捐了錢就是做公益了。推動公眾積極參與公益,還要在完善捐贈個稅抵扣等措施之外,為捐贈人做好服務,提供多元化的公益參與方式和渠道,提升公眾尤其高收入人群對於公益參與的認知和體驗,形成更好的社會公益文化。

  我國慈善捐贈的主要來源是企業,已有1000多家企業成立了基金會。2019年,企業捐贈款物價值931.47億元,同比增長4.56%,佔捐贈總量的61.71%。但目前很多企業參與三次分配的出發點和方式,還是以慈善捐贈最為普遍。近日,為促進共同富裕,有企業宣布將投入巨資,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這一舉動顯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應該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立足當下解決社會現存的問題,如利用善款實施助困助學﹔另一個是著眼未來,探索科技創新的前沿,發揮科技向善的力量,同時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亟須以第三次分配來幫助實現縮小收入差距的目標,真正讓先富帶后富、幫后富。

  張天潘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