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紅色經典 大型沉浸舞台劇《再回延安》上演

“姜遠貴,到!”
“葛全有,到!”
“趙仲年,到!”
“呂杏林,到!”
“劉寶順,到!”
五個人的名字,卻隻有一個人應答。一個紅旗班,唯一活著的人,替犧牲的戰友們答“到”。
《英雄從未遠去,眼淚足以証明》短視頻。
近日,一支時長57秒的《英雄從未遠去,眼淚足以証明》的短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無論是耄耋之年的老人,還是稚氣未脫的孩童,皆為劇中情節所打動,潸然淚下。
據了解,該短視頻紀錄了國內首部紅色主題沉浸情景劇《再回延安》的觀看現場,故事以一本紅軍日記為線索,用倒敘的方式,從一名普通士兵的視角出發,回溯一個紅旗班在長征路上的英勇與悲壯,並用紅軍后代劉念尋找無名英雄的故事,來証明后人從未將英雄遺忘。
行進式的“走著看”
一堂催人奮進的生動黨課
“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這句繡在旗幟上的話,化為了指引劉寶順前進的星光,也化為了觀眾們眼中閃爍的淚光。這是延安紅街上正在上演的《再回延安》的一幕動人情景。
《再回延安》演出現場。來源:受訪方供圖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自6月12日開始,這裡每天演出三場。截至目前,已上演超過百場,超上萬人觀看。
形式新穎,情感厚重,這是來自北京的年輕觀眾楊光對《再回延安》最直觀的印象和最深刻的感受。“原來紅色教育能探索出更多的表現形式,可以說,這類方式深受我們年輕人的喜愛。”楊光說。
楊光告訴記者,在觀看演出之前,他的預期並不算高,但在走進劇院不久后,他就被演出深深吸引。無論是以小人物視角鋪陳的情節,虛實結合編織的故事,還是舞台精巧的設計,觀眾與演員之間緊密的互動,都讓他印象深刻。
不同於其他的觀影形式,《再回延安》採取了行進式的“走著看”。每一幕演完,觀眾都要跟隨劇情轉場到下一幕,參與到演出中去,這形成了《再回延安》的獨特體驗——人隨劇走。
據了解,四幕劇《再回延安》每一幕,都有專屬的舞美和場景設計。第一幕“一間記憶的博物館”以3圈48把懸椅為主要舞美道具打造場景﹔第二幕“一簇燎原的星火”以近萬根麥穗組成的麥田為主要舞美道具﹔第三幕“一條漫漫的長征路”主要以雪山冰凌、草地展現長征路的艱苦卓絕﹔第四幕“一面不朽的旗幟”的主要舞美道具則是一面242平米的可升降紅旗。
回憶起這場演出,楊光仍然十分感慨,“在新時代,紅色文化依然和我們年輕一代息息相關,我相信,看過這部劇的年輕人對紅色文化的感受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在演出的最后,革命馬上要勝利,從空中降下一面巨型五星紅旗,伴隨著《東方紅》緩緩下落,當紅旗快要觸達觀眾的頭頂時,背景音號召大家伸出雙手,觸摸革命的勝利。那一幕真的是全場的高潮,我們真的感受到革命在經過艱苦的長征后終於獲得了來之不易的勝利,那種幸福感是難以言表的。”曾經參加過抗美援越戰爭的退伍老兵李根全,回憶起半個月前在延安紅街觀看的《再回延安》,仍難掩激動之情。
作為一名擁有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李根全坦言:“我嘗試不讓自己流淚,但在那種環境下,在經過前面爬雪山、過草地等劇目的鋪墊下,一個人真的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一刻真的被這部劇打動,真的被長征精神感染。”
打造多重體感互動
紅色主題沉浸式演出精彩上演
“沉浸式情景劇是近年來興起的劇種,而《再回延安》的創作思路悉數圍繞著長征這段紅色征程,並將其作為精神內核。”總導演張冬向記者表示,以紅色為主題的行進式演藝項目在國內相對少見。
“回想起來,整個過程都是在很愉快的氛圍中進行,這次有幸與萬達集團一起合作來完成這部有意義的紅色藝術作品。”張冬說。
“《再回延安》所採用的觀演方式,與被奉為體驗劇經典的浸入式戲劇《Sleep No More》有異曲同工之妙。”執行導演王超則表示,在“行走浸入”的形式外,劇目還增加了“體感互動”的多重感官體驗,打造了另一亮點——人在劇中。
王超表示,在觀看《再回延安》的過程中,觀眾與演員可以“觀、聽、聞、觸”零距離。同時,《再回延安》在技術上利用聲光電、真實風雪等高科技手法,採用和迪士尼、環球影城相似的技術手段,模擬真實物理空間,打造多重體感互動的體驗,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劇中的情節和場景變化,做到真正的身臨其境。
《再回延安》的核心主題之一是“英雄從未被遺忘”。在第四幕中,劉寶順終於與他的紅旗班戰友“團聚”,將五星紅旗升了起來。回望當年那些以赤子之心參軍的青年們,他們每個人都仿佛是一道光,一支火把,一個參與歷史書寫並將其傳遞下去的人。
張冬表示,《再回延安》在有限的四幕劇情中,盡可能重現了歷史記憶,傳遞了偉大長征精神,深化了紅色傳承,為所有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再回延安》演出現場。來源:受訪方供圖
延安,一座英雄的城市,這座昔日的西北邊陲小城,成為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起點,正如《再回延安》裡紅旗班班長姜遠貴所描述的那束光,變成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陝北腰鼓奏出雄渾的凱歌,黃河奔涌著流過這片英雄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將永遠銘記黃土高坡上那抹鮮亮的紅。
據多位觀眾回憶,《再回延安》劇終時,那面242平米的紅旗飄向大家,淚眼朦朧的觀眾們情不自禁伸出手去觸摸,感受長征這首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的力量,並將激蕩的愛國情感銘刻於心。(實習生秦琪兒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市場監管總局: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394.5萬戶
-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李楠樺)今日,國新辦舉行《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熊茂平介紹,《條例》是我國制定出台的第一部統一規范各類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對各單行法律法規中關於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相關制度進行了優化和統一,確立了我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基礎性制度。…
- “首月1元”“免費贈險”被叫停!北京銀保監局整治互聯網保險營銷亂象
-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北京銀保監局網站消息,北京銀保監局辦公室今日發布關於專項整治北京地區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全面停止在北京地區發布存在過度營銷、誘導消費問題的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廣告,包括但不限於“首月1元”“1元升級”“免費贈險”“實物抽獎”“限時停售”等誘導、誤導性的內容,以及存在廣告標識不清晰、關閉按鈕不顯著、整屏誘導點擊等問題的廣告。 北京銀保監局指出,近期,部分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廣告存在過度營銷、誘導消費等突出問題,導致大量保險消費糾紛。…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