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電科:以“四強四新”人才工作模式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2021年09月27日09:5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中國電科黨組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神,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將高水平創新人才作為重要戰略資源,聚焦國家重點領域,依托國家重大工程,以自主培育為基、以聚才引智為要、以用好用活為本,構建“四強四新”的人才工作模式,著力鍛造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科技人才主力軍,以人才“智高點”搶佔發展“制高點”,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智力支撐。

強化使命引領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立足軍工電子主力軍、網信事業國家隊、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中國電科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創新人才高地。

始終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健全黨管人才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成立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編制“十四五”人才規劃,將人才工作納入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重要內容,加強對人才工作的監督檢查和督導落實,不斷夯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政治責任。

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驅動下,中國電科堅持國家戰略部署到哪裡,人才工作就跟進到哪裡,聚焦國家戰略急需的基礎軟件、核心元器件、高端制造裝備等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領域和未來科技產業發展的前沿性、顛覆性、非對稱性技術領域,全面培養、聚集、用好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的人才基礎,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圍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圍繞實施國家重大工程,實現人才隊伍建設與履行職責使命深度融合,中國電科以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為強國強軍事業提供有力保障。在北斗組網、空間站等重大任務中作出重要貢獻,在集成電路高端裝備、三代半導體等“卡脖子”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技術領域取得一批世界先進、引領發展的科技成果,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強化事業錘煉 構建人才培養“新平台”

結合行業特征和科研活動組織模式,中國電科建立日常發現、動態管理、持續培養、梯隊使用的“矩陣式”人才培養機制,自主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聚焦國家科技創新事業發展方向,成體系謀劃推動戰略科學家培養。中國電科實施戰略科學家“青藜計劃”,設立“人才智庫專家組”“高端人才評價委員會”,建立專業分布數據庫和集團級戰略人才地圖,成體系、定制化地跟蹤培養,重點關注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的專家,優先推薦其擔任重大項目總師、參加高端學術交流活動,並到國家級學會、協會、聯盟或學術組織擔任重要職務,不斷提升學術影響力與行業知名度,努力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

依托國家重大工程任務,加強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領軍人才“青雲計劃”,加強學歷培養、能力提升,並將國家重大工程任務作為核心人才培養的重要平台,建立“基金項目—重點項目—重大項目”遞進式培養模式,完善集團首席科學家、首席專家管理體系,圍繞軍工、科技、產業三類任務,國家、省部兩個層級,構建“三類兩級”總師隊伍體系,聚焦“四大板塊”國家重點項目,配置總師、副總師百余名,推動一批高級專家入選國家科技部、工信部專家,領銜國家電子信息關鍵領域發展。

同時,中國電科注重實戰培養,促進高水平創新團隊蓬勃涌現。實施青年科技人才“青藍計劃”,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作為錘煉青年骨干的“磨刀石”,打破學歷、年齡、職稱、資歷等限制性條件,大力選拔優秀青年參加重大工程和重點型號研制,培養以青年科技人才為主體的高水平創新團隊。把重大型號研制任務作為推進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平台,加大型號之間、型號總體和分系統之間、設計與制造單位之間科技人才的交流力度,放大集群效應,實現人才團隊的整體發展。

強化精准有效 拓展人才引進“新模式”

中國電科牢牢把握全球創新格局重構的歷史性機遇,立足推動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和戰略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建立靶標定向、多維引進、強力支持的人才引進機制,確保高層次人才“找得准、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使更多全球智慧資源、創新要素為電科所用。

緊扣國家戰略,建立靶標甄選模式。中國電科聚焦基礎前沿、關鍵核心和瓶頸短板問題,建立“高精尖缺”人才引進需求目錄,以“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行業地位、獲得榮譽”四個關鍵能力為導向,構建高層次人才評價機制,精准快速識別人才,改變“撒網式”人才招聘為“打靶式”人才引進。

拓寬引才渠道,形成多維引進模式。中國電科搶抓“海外引才”機遇,成立海外高層次人才聯誼會,形成“人才戰略聯盟”,挖掘“以才引才”潛力。加強與國際頂尖高校、企業的交流合作,通過項目經理制、短期聘任制、聯合攻關等方式,創新“柔性引才”模式,加速高層次人才和創新人才引進。

打造事業平台,開啟強力磁吸模式。將國家重大工程任務作為吸引集聚優秀人才的重要平台,建立“一事一議”、破格提拔、崗位直聘等工作機制,實施引才補貼、工資總額單列、科研經費保障等多維支持,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優厚條件,引導他們積極投身科技報國事業。2020年以來,中國電科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逾200人。

強化激活賦能 營造人才使用“新生態”

中國電科堅持以用為本,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為高層次人才在科技創新策源、重大科研任務攻關中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重大科研通過無人區、深水區。

構建“科學家本位”的科研組織體系。在“科學家本位”的科研組織體系中,中國電科的戰略科學家、創新領軍人才被賦予了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人財物支配權,探索建立的項目經費包干制、基於信任的科學家負責制,也讓科研人員有職、有責、有權、有團隊,有尊嚴、無顧慮地從事科研工作。

中國電科持續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薪酬支持機制,建立向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基礎研究等領域傾斜的薪酬分配制度,對高層次人才和關鍵核心人才工資總額實行全額單列,對獲得國家級重大科技獎勵的單位給予工資總額獎勵。2020年獎勵8家單位1.4億元工資總額,獎勵優秀科技團隊和個人1億元獎金。建立全周期人才激勵體系,探索實施揭榜挂帥、約定收益、員工跟投等多要素參與分配的利益反哺激勵機制,加強中長期激勵,進一步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截至目前已累計激勵3萬余人次,分紅金額近14億元。

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環境,也是中國電科十分重視的一項工作。建立健全黨組織聯系高層次科技人才機制,黨組成員直接對口聯系院士,各級黨組織分別對口聯系高層次專家,做好各類人才的思想引領和服務保障。尊重科研規律,建立試錯容錯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科研氛圍,健全完善榮譽表彰體系,加強科技人才精神激勵。積極對接地方資源,為科技人才提供落戶、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優惠政策,解決后顧之憂,使他們心無旁騖投身科研攻關。

新高地、新平台、新模式、新生態,中國電科正以人才“智高點”搶佔發展“制高點”,引領網信體系、服務強國強軍,加速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責編:趙竹青、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