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金融降本增效 讓金融服務更有溫度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黃盛)消費者隨時隨地打開手機App就可完成支付、小微企業可通過移動互聯網申請融資服務……近年來,隨著新興技術力量的創新應用,金融服務變得無處不在便利快捷。
近期,人民網《人民會客廳——兩會時刻》欄目,邀請了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度小滿首席風險科學家張俊,圍繞技術賦能金融行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國家發展等話題,結合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探討。
科技推動金融發展
解決中小微企業難題
周延禮表示,金融要服務好實體經濟,要立足於解決實體經濟的難點、痛點。例如,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工具要解決好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實現穩中求進。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社會各界關心的話題,緩解這一現象需要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服務效率。當科技賦能金融服務,能夠實現金融機構的降本增效。”張俊表示,互聯網科技應用改變了公眾的生活,也改變了市場的融資需求。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最根本的原因是風險把控問題。目前,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極大推動了金融機構風控的能力。例如,提升金融機構精准識別小微企業的能力,洞悉小微企業的資金偏好。
趙錫軍認為,金融科技在賦能中小微企業時要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營運特點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在科技與金融結合后,金融服務於企業、居民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越來越寬泛,成本也在下降。但中小微企業很少具有傳統借貸所需的抵押品,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創新緩釋風險的保障措施,使得金融服務既能符合金融業務風險控制的要求,又能夠滿足企業所需。
“我們要創新中小微企業申請貸款融資的抵押擔保方式,通過體制機制、金融工具、技術手段、服務手段的創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服務,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趙錫軍說。
周延禮表示,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上也有更大的實踐作為。在他看來,金融服務的難點、痛點主要是在“最后一公裡”。例如,要通過普惠金融逐步解決農民的金融服務普惠性、保障農民進城務工的住房等難題。
強化金融科技管理
讓金融服務更有溫度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監管,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對金融科技服務的管理要側重哪些方面,著重解決哪些問題?
對此,周延禮認為,在科技賦能金融服務的過程中,特別是針對數據技術的應用,既要保証應有的效應得到發揮,又要防止數據泄露做好數據安全,把數據安全作為保護金融消費者利益的重中之重。
“科技創新要堅持守正創新,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更不能以損害消費者利益而創新。對於利用數據技術壟斷市場的行為,要給予嚴監管。”周延禮說,在推進數字技術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要立足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護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利益,使數字經濟真正發揮造福於廣大金融消費者的作用。
“科技賦能金融服務,需要針對不同的生產經營活動或消費活動場景來設計盡可能更多的產品,讓金融服務場景更豐富多彩,能滿足各個方面的需要。”趙錫軍表示,在金融服務過程中,金融機構通過科技的手段來獲取更多的客戶畫像,要做好風險預警和處置。並從宏觀角度甄別風險,既能為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又要通過宏觀的風險識別,避免統性風險的出現。
“雖然數據本身沒有溫度,但數字的背后是人,其提供的金融服務是有溫度的。”張俊認為,通過大數據、雲計算、AI等技術應用,金融科技機構不僅能夠提升服務效率,還能夠通過產品觸達更多的服務領域。依據數據對小微企業和消費者的精准識別,更精准地識別潛在風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