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我國南方已於3月17日入汛 今年這些地方發生水旱災害“可能性較大” 

2022年03月22日15:1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 (王仁宏)近日,水利部依據我國入汛日期確定的有關規定,確認今年我國入汛日期為3月17日。

3月21日水利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就今年我國洪旱趨勢預測情況、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進行介紹。劉偉平表示,根據初步研判的結果,今年的汛期澇旱並重,北部、南部發生洪水的可能性比較大,北部重於南部,中部發生干旱的可能性比較大。“總體看,今年的水旱災害形勢不容樂觀。”

“具體到流域來講,北部——嫩江、鬆花江、黑龍江、海河流域的中北部水系,黃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涇河、汾河,均有可能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南部——長江上游、珠江流域西江、東南沿海諸河有可能發生區域性洪水。中部——長江中游、漢江下游有可能發生區域性干旱。”

劉偉平坦言,今年對於北方汛情形勢預測與去年的情況類似,但“今年的預測讓我感到壓力更大”。他進一步談道, “去年汛情主要發生在海河流域南部,漳河、衛河水系,今年預測汛情主要在流域中北部的子牙河、大清河、北三河水系,北京、天津、雄安新區都在預測可能發生洪水的范圍之內,這些地區的防御壓力是巨大的。黃河流域去年汛情主要發生在渭河、汾河、洛河、伊河等中游地區,今年涇河也包含在預測可能發生汛情的區域之內。”

劉偉平表示,水利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和確保城鄉供水安全的目標,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貫通雨情、水情、險情、災情“四情”防御,全力做好防御更嚴重水旱災害的各項准備。

一是深入排查消除風險隱患。目前南方剛剛入汛,北方還未入汛,需搶抓前期有利時機,抓緊檢修完善監測預警設備,加快修復災損水利工程,對水庫逐一開展汛前安全檢查,重點排查防汛關鍵部位的安全隱患,對發現的問題建立台賬,逐一整改、逐一銷號,汛前要完成整改工作。同時要全面排查蓄滯洪區存在的風險隱患,確保能夠及時啟用。

二是加快提升“四預”能力。要加快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建設,充分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提升防御能力。

在預報方面,改進水文測報模式,延長洪水預見期,提高預報精准度。在預警方面,及時發布洪水預警,預警信息直達防御一線、直達工程管理單位、直達水庫的“三個責任人”。

在預演方面,遵循降雨、產流、匯流和洪水演進規律,採取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實現對洪水全過程的預演。

在預案方面,科學制定修訂防洪預案、防洪方案,同時抓緊修訂應急響應體系工作規程,實現關口前移。

三是強化水利工程的調度運用。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核心是三大件,水庫、河道堤防、蓄滯洪區,要精准掌握這三類工程的情況,科學制定、及時完善水工程的調度方案,精准調度運用各類水利工程,充分發揮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綜合減災的功能。

四是抓好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抓好安全度汛工作,首先要落實好責任,向社會公布水庫的政府、主管部門、管理單位這“三個責任人”,不能遺漏一座水庫。從監測預警、工程調度、巡查防守、險情處置、轉移避險、專家指導等環節,要全過程地落實安全度汛措施,做到防汛全過程措施落實。對於病險水庫,主汛期病險水庫原則上都要空庫運行。

五是確保行洪蓄洪空間暢通。針對河道行洪能力不足、行洪空間被侵佔等突出問題,開展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的排查整治工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侵佔河道、湖泊、水庫庫容等行為,同時要暢通城市的排水通道,做好低窪地區防汛工作。完善蓄滯洪區啟用預案,特別是增強蓄滯洪區運用的可操作性。

六是提升山洪災害防御能力。要在汛前開展山洪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完善預警平台,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到崗到戶到人,健全責任機制、動員機制。災害發生前,全部、及時、安全轉移危險區人員。

七是統籌做好抗旱供水保障。“今年預測中部地區,特別是長江中游、漢江下游可能會發生區域性干旱。同時,從去年秋冬一直到現在,珠江流域東江、韓江出現了60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目前還在抗旱保供水的過程中,也就是說抗旱同樣是我們的重要職責。”

要加強旱情監測,動態完善水量調度預案和抗旱保供水的預案,實施全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加快抗旱應急工程建設,解決供水能力不足問題,確保城鄉供水安全。 

(責編:王仁宏、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