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中國——
手機市場觀察:“不愛換手機”的背后 產業革新需協同發力
近日,“年輕人為什麼不愛換手機”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事實上,不只是年輕人,消費者換機頻率近年來整體呈下降趨勢。從手機廠商的出貨量看,2022年2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為1490萬部,同比降幅達31.7%。今年1至2月份的總出貨量為4790萬部,同比下滑22.6%。
新款手機為何難再輕鬆俘獲市場青睞?數據背后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行業趨勢?手機品牌商應該如何發力提升產品吸引力?本期《數讀中國》帶您了解。
看需求——
手機總體出貨量反彈后回落,用戶換機周期變長
圖為近年來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制圖:王仁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顯示,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從2016年的5.6億部持續下滑至2020年的3.08億部。2021年手機出貨量有所回升,年出貨量達3.51億部。
5G手機是拉動2021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整體回升的重要動力。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銷售的新機中,75.9%為5G智能手機,其出貨量同比增長高達63.5%。
不過,這一反彈趨勢未能延續到2022年,今年前兩個月,國內手機總出貨量為4790萬部,同比下滑22.6%。
手機銷量下滑的一大原因是手機更耐用了。“隨著產品質量和性能配置提升,手機的使用周期自然就延長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朵灝表示,這一趨勢在全球范圍內均有顯現,近期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手機用戶換機周期已延長至31個月,我國手機用戶換機周期也達到28個月。
手機銷量下滑的另一大原因是市場需求在短期爆發后的常態回落。從近幾年數據看,2016年,國內手機出貨量以5.6億部形成峰值。專家表示,這主要是由當年4G、全網通、雙卡雙待手機的普及帶來的換機需求,各大廠商在提升新品手機產量的同時,通過調降舊款手機價格降低庫存,在“一增一減”的雙重影響下推升當年手機出貨量的上升。隨后在迭代過程中,多個手機終端收斂到一個終端,手機出貨量在短期提升后逐步回落。
“技術的迭代會在短期內帶來出貨量的提升,但產業發展都有其自身規律,隨著產品普及,市場往往會在高增長之后逐步回歸常態。”朵灝表示,手機市場的起伏與波動都屬於正常的市場現象。用戶換機周期變長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全球手機出貨量,對國內手機市場的影響有待觀察后續市場表現。
IDC中國研究經理王希認為,2021年國內整體市場出貨量雖然呈現正增長,但短期內終端用戶需求的層面沒有呈現出明顯的提升。2022年,從整體市場規模的角度上將會是繼續存在挑戰的一年。
看價格——
新上市機型均價上漲,消費者選購5G手機價格下探
通常情況下,除去對手機系統、性能及外觀的偏好,價格往往成為消費者購買手機所考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通過對比多方數據發現,近年來,手機價格在供需兩端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一方面,市場推出的新品手機均價呈現持續上漲趨勢﹔另一方面,伴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消費者選購的5G手機實際價格則不斷下探。
圖為2019年至2021年,主流品牌當年新上市機型平均價格。制圖:王仁宏
據月狐數據對市場上主流品牌機型價格調查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間,主流品牌當年新上市機型平均價格分別為2609元、2971元、3357元,這意味著2020年、2021年的新機型平均價格同比漲幅為14%、13%。
業內人士認為,新品提價的背后,是手機企業平衡生產成本、推動品牌實現高端化轉型的應對之舉。
據月狐數據分析師介紹,受到全球疫情反復、供應鏈受限、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電池原材料、元器件等上游成本上漲,手機企業需要通過漲價來調節市場。與此同時,隨著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消費者對產品質量需求隻增不減,國產手機品牌都在積極爭奪高端市場,推出更多高端機型來提升自身競爭力。
“綜合來看,全球疫情、市場競爭格局等都是較長期的影響因素,預計智能手機的漲價潮在未來1-2年內不會有太大緩解,加上各大企業的5G手機將陸續進入市場,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可能還會隨之上漲。”該分析師談道。
與手機企業“高端化”定位不同,“物美價廉”仍是更多用戶考量的重要因素。從需求端數據來看,以出貨量佔比最高的5G智能手機為例,過去一年,處於1000-2000元區間價位的5G智能手機則更受消費者青睞。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5G智能手機出貨量佔比最高的價格區間由2000-3000元下移至1000-2000元,1000-2000元價格段5G手機份額達39.1%,較2020年提高22.9個百分點。
“展望下階段,手機的快速迭代,將推動降低手機生產中對技術的應用成本,從而進一步降低5G手機的入門門檻,提升覆蓋面。”朵灝表示,“我們關注到,目前已有部分5G智能手機價格下探至1000元以下,5G手機覆蓋的消費群體范圍進一步擴大。相信隨著全球逐步從疫情影響中恢復,技術不斷進步成熟,消費者將會繼續享受到更實惠和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看創新——
產品“顛覆式”革新需靠產業協同共同發力
圖為2012年至2021年我國移動電話普及率。制圖:王仁宏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不斷增長,2021年移動電話用戶總數已高達16.43億戶,人口普及率升至116.3部/百人,高於全球的104.3部/百人。
作為承載移動應用的終端產品,我國手機市場也在快速增長之后逐漸趨穩,由增量走向存量市場競爭。在此背景下,各大手機企業不約而同選擇調整戰略方向,以適應市場的發展。
朵灝表示,為增強產品競爭力,贏得用戶青睞,手機企業正逐步放棄原來“機海”戰術走向精機模式,加大產品研發投入,不斷在自研芯片、影像系統、折疊屏/卷曲屏、快速充電等方面提升自主創新水平。
不過,盡管近年來廠商對創新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但從全球范圍來看,當前手機行業技術已發展至較為成熟的階段,而新的突破點尚未顯現。
消費者的普遍體驗是,手機的核心功能技術創新不如前些年“驚艷”,三四年前購買的手機如今用起來也“夠用”。 “現在手機的功能和幾年前都差不太多,沒有新意,還能用就湊合著用唄。”“比起硬件上的創新,更希望能看到軟件上的突破。”網友的“吐槽”背后,體現的是消費者對手機“顛覆式”創新的期待。
市場分析師坦言,僅僅是配置和性能的堆疊、優化,已經很難讓消費者在使用體驗上感受到明顯的差異。若想讓更多年輕消費者為新品買單,仍需從底層技術上進行迭代創新,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具備獨有競爭優勢。
“我們要看到,市場和消費者對手機產品創新充滿期待,希望有劃時代的、交互方式更新穎、體驗品質更高的新型終端出現。而這些並非靠單點發力就能實現,需要通過產業協同,合力推動技術突破、產業革新。”朵灝談道。
可以預見,伴隨著發展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企業創新將在產業協同、融合發展中邁上新台階,屆時也將會有更豐富更新穎的產品進入市場,滿足我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高質量信息消費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