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筑路 浪奔潮涌間筑起超級工程
深中通道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近日,深中通道(深圳-中山)伶仃洋大橋貓道實現全線貫通,標志著大橋空中施工通道搭設完成。該貓道最高點距離海面約270米、最低點距離海面約105米,是世界上海中最高的貓道。
深中通道,又稱"深中大橋",位於內伶仃洋海域,是中國廣東省境內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建設中大橋,東起深圳市寶安區鶴洲立交,西至中山市橫門樞紐,是繼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之后,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構筑的又一重要交通大動脈。
該項目全長約24公裡,包括全長17129米的橋梁、全長6845米的海底隧道、東人工島、西人工島、機場樞紐互通立交(地下匝道部分)、萬頃沙互通(預留)、橫門互通(部分工程)等。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島隧工程管理部部長張長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A"字型交通主骨架的關鍵一橫,深中通道串聯起“深莞惠”與“珠江中”兩大城市群,是珠江口跨海的“內環通道”,該項目建成后,將對優化交通網絡,推進珠三角東西兩岸產業實現互聯互通以及各類要求的高效配置具有重大意義。
在這片浪奔潮涌的伶仃洋上,深中通道創造了很多“不可能”的工程成果,也克服了很多“不容易”的世界級難題。
從深中通道第一個鋼圓筒扎根海底,到沉管隧道第一個“巨無霸”管節深海對接,再到如今島隧工程建設進展過半,張長亮都參與其中。
據張長亮介紹,深中通道全長24公裡,採用“東隧西橋”的建設方案,為承接“橋”與“隧”設人工島,為實現與各城市互聯互通設水下互通立交。
但是要在海上造人工島、海底修隧道,談何容易。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及伶仃洋大橋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西人工島為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處於伶仃洋內海,缺乏黏土持力層,砂層之下即為風化花崗岩層,對如何快速成島及止水提出極大挑戰。對此,張長亮表示,建設團隊會同施工單位,採用了28米直徑的鋼圓筒振沉形成圍堰,並通過深層水泥攪拌樁、擠密砂樁、高壓旋噴樁等提高止水效果,同時研發了十二錘聯動的新系統,僅用4個半月就完成了57個鋼圓筒及其副格的振沉施工。“西人島成島,創造了人工島成島新紀錄。”
東人工島是在已建成的廣深沿江高速橋下回填筑島,為確保運營安全,橋墩的縱向、橫向位移均不得超過5毫米,形變控制要求極高。深中通道項目團隊想方設法,通過在所有橋墩周圍打設鋼板(管)樁、強化地基強度等辦法進行保護,增設砂被促使填砂過程應力分布更均衡,並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成功破解了制約施工的難題,確保了橋梁安全和東人工島的順利成島。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長約6.8公裡,管節長約165米,斷面寬度最大達到55.46米,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
作為世界范圍內在建跨海通道工程綜合難度和規模最大的鋼殼沉管隧道,要完成精准對接,需要克服繁忙航路、基槽長距離橫拖、復雜風浪流等不利建設條件,可謂是在伶仃洋中“涉險灘、闖急流”。
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正進行管節沉放作業。受訪者供圖
160個分段、11000噸鋼材、345公裡電纜線、40余公裡焊縫、60萬人工時,深中通道建設者們歷經艱難的科技攻關,制造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
張長亮表示,這艘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船舶,可單船連續完成沉管的出塢、浮運、定位安裝等施工作業,系統性革新了世界沉管浮運安裝工藝。同時,應用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對安裝全過程進行動態監測,在40米深的水下,將沉管沉放到海床上,實現精准對接。“目前,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已完成25個管節的沉放安裝,計劃年內再完成6個管節的安裝。”
張長亮告訴記者,2024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后,將如鯤鵬展翅飛躍伶仃,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作出重要且深遠的貢獻,成為交通強國建設的裡程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