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促銷要將消費者體驗放首位

今年的“6·18”電商促銷,被賦予了促進消費恢復、幫助企業紓困、提振行業信心等多重積極意義。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出《關於規范“6·18”網絡促銷經營活動的工作提示》,引導平台商家誠信守法經營、規范有序開展促銷活動,並加強對中小微商戶的紓困幫扶,加大對中小微商戶的支持力度,助力中小微商戶減負增收。
作為數字經濟新業態的典型代表,網絡零售已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引擎。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8.12億人,快遞服務業發展迅猛,業務量位居世界第一。電商“蛋糕”越做越大,但問題也不少。比如,部分商品出現“虛構原價”“先漲價后降價”等促銷套路,滿減紅包、品牌直降等優惠名目下隱藏限制條件……這些行為讓低價促銷的購物節變成了消費者與某些商家斗智斗勇的一場“算術斗法”,侵蝕著用戶對電商平台的信任。
針對網絡促銷亂象,電商平台積極主動規范促銷行為,維護市場環境,對保持用戶黏性、維護品牌價值至關重要。
首先,電商平台要真正將消費者體驗放在首位。隨著團購、直播的風靡,商品折扣已然成了“家常便飯”,如果把“購物節”在一定程度上當作“套路節”,對消費者將逐漸失去吸引力。對此,電商平台應主動落實主體責任,盡好對入駐商家的審查核驗之責,不能讓買家費錢又費腦,提升消費體驗不應只是一句空話。如今,電商促銷的時間節點和玩法都大體相似,如何加強創新,開發更多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以更好激發消費者的新鮮感,更好吸引用戶的持久關注,才是各大平台應著重努力的方向。
其次,電商平台要繼續服務好中小微商家。在網絡促銷活動中的中小微商家,一方面想抓住電商大促的流量紅利,但另一方面,如果自行承擔促銷費用,無疑會擠壓他們本就微薄的利潤空間,讓其陷入“賠本賺吆喝”的尷尬境地。因此,平台應盡力降低中小微商家的營銷成本,在流量分配上也予以傾斜,以此激發中小微商家參與網絡大促的熱情,幫助其走出暫時的困境,以實現互利共贏的長遠合作。
目前,多地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被抑制的部分網購需求將在此次“6·18”期間釋放。“6·18”也好,“雙11”也罷,發起網絡大促的電商平台要在促銷套路上做“減法”,在對中小微商家的支持上做“加法”。每次購物節后的“戰報”,攀升的不應僅有各大電商平台的成交數字,還要有中小商家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以及消費者的滿足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江南華南西南將迎強降雨 水利部針對福建等七省區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預報,6月12日至14日,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江南南部東部、華南大部、西南東南部等地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受其影響,珠江流域西江干流部分江段以及廣西桂江,廣東北江、韓江、賀江,福建閩江,江西贛江、撫河,湖南湘江等主要江河可能發生超警洪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 兩部門:緊急預撥3.6億元資金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抗旱救災工作
- 人民網北京6月11日電 (記者任妍)記者從財政部獲悉,6月10日,財政部、應急部緊急預撥3.6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其中3.4億元撥付湖南、廣西、貴州等南方12個省(區、市),支持地方開展防汛救災,由地方統籌用於應急搶險和受災群眾救助,重點做好搜救轉移安置受災人員、排危除險等應急處置、開展次生災害隱患排查和應急整治、倒損民房修復等工作,2000萬元撥付遼寧省,用於解決城鄉居民用水困難,購買、租賃應急儲水、淨水、供水設備,組織人員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等工作。 財政部要求,各地方要及時下撥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切實加強資金監管,充分發揮資金效益,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