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智能手機銷量下降 業內:行業高質量發展趨勢不變

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
2022年07月04日17:0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中國信通院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08億部,同比下降27.1%。其中,5G手機出貨量8620.7萬部,同比下降20.2%。

“雖然當前智能手機銷量下降,但可以預見的是,今年下半年,芯片供給問題將逐步緩解,國內消費市場也將進一步釋放,再加上各大手機廠商的‘自救’措施,我們對接下來手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還是比較樂觀的。”諸多業內人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仍然看好下半年的手機市場。

多種因素疊加導致手機銷量低迷

要破局,需冷靜觀局。換機周期增加、供應鏈不確定性等多種因素疊加,給近幾年的手機市場帶來不小挑戰。

一是大眾購買意願降低。行業分析公司Counterpoint今年4月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已超31個月,而需求端最新數據則表明,消費者的換機周期已進一步拉長至36個月。

二是供給側創造能力進入瓶頸期。當前,手機的芯片、性能、充電技術、以及屏幕等方面,都已經達到瓶頸,很難再有顛覆性的創新突破,隻能從微小的方面進行更新迭代,這也自然會讓用戶降低換機的預期。

三是供應鏈依然存在不確定性。過去幾年間,“缺芯”一度成為中國手機廠商“攻城略地”的攔路虎,至今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這一狀況正在逐步緩解,各大廠商自研之路已經開啟,同時,手機芯片的主要供應商也在加快高端芯片的供應速度。

四是定價持續走低。信通院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上市新機型累計160款,僅4月就上新40款。在今年的618大促中,眾多主流手機廠商不僅發布了走量中端新品,也撒出了比往年更大手筆的購機優惠券。

差異化、多元化成行業新增長點

困境之下,如何破局?當變量難以掌控,中國手機品牌錨定可控“常量”,尋求突圍。“雖然今年上半年國內手機行業的表現似乎並不太好,不過對於未來,我們還是可以保持樂觀的態度的。”相關業內人士仍充滿信心。

首先,瞄准高端市場“靶心”。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顯示,去年全球高端市場銷售額增速達到24%,遠超整體智能手機7%的增速。今年第一季度,高端智能手機銷售額佔據全球智能手機總額的近三分之二。

對於手機廠商而言,高端路線不僅可以在競爭中保持產品活力,還能夠帶來更強的品牌溢價,這或可視為目前智能手機行業的增長空間。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自研芯片,還是聚焦折疊屏,或是提升性能表現,國產手機品牌沖擊高端市場動作頻頻。最被看好的突破口要數折疊屏手機,與行業疲軟態勢相比,折疊屏不降反升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根據研究機構DSCC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222萬部,較去年同期增長571%,出貨量同比大增近6倍。DSCC還預測,折疊屏手機產品在2022年將迎來大幅擴張,預計全年全球出貨量將增加107%,達到1600萬台。

在瞄准高端的同時,各大手機品牌商還紛紛選擇以手機為起點,布局其他電子產品領域,以提高企業競爭力,比如無線耳機、平板電腦、運動手表等等。除此各大公司在營銷渠道領域也謀求多樣化營銷,從而擴展公司產品知名度。

此外,國際市場依然被寄予厚望。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及東北亞地區是目前最龐大的兩個智能手機市場,增速為5%左右。非洲、印度、中東、中東歐、東南亞及太平洋等地區目前使用智能手機基數較小,但未來六年復合增速達到10%以上。

手機廠商堅持用戶導向、技術革新

比起陷入紅海厮殺短期內一決勝負,以長期主義的心態埋頭深耕、做好產品,方能穿越周期、熬過漫長“冬季”。

實際上,中國手機廠商正在踐行這種長期主義。榮耀研發人員佔比50%以上並著力打造全球實驗室集群﹔OPPO花3年時間產出第一顆自主研發的馬裡亞納X芯片﹔vivo從2019年起就明確了設計、影像、系統和性能四大“長賽道”並在2021年設立了vivo中央研究院,預研手機前沿技術,為3年以上的產品和技術規劃指明方向。

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曾對此進行闡釋,“科技創新是科技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根本路徑,對未來技術進行持續研發投入,才可能有持久的活力。”

這在行業內形成了共識。在國內渠道成本高漲、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各廠商對技術力的夯實是當下較好的市場選擇,在重大技術和產業變革面前,技術革新是唯一最有效的驅動方式。

同時,堅定5G/6G研發的“決心”給手機產業帶來了巨大機遇,探索中的6G技術,則預示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以vivo為例,早在2016年起就逐步加大對5G的布局和投入,並在北京成立了5G研發中心,全面參與5G核心技術與標准化研究。2019年,vivo啟動6G技術預研並於次年發布6G系列白皮書。

不僅僅是vivo,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也搶先布局,開啟6G研發。參考5G成績單,這些關於場景、關鍵技術的研究,無疑將成為中國手機品牌面向未來的底氣所在。

實際上,各國產品牌想要打開局面,需要在技術積累、產品優化、市場宣傳、品牌提升等多個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以更高的品質、更新的技術、更好的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責編:王連香、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