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幣是開放發展的橋梁(開放談)

戴金平
2022年07月05日05: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今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SDR)中的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這一變化背后,是人民幣在跨境支付中地位的上升,是廣大經濟主體對人民幣自由使用程度的認可,更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充分肯定。

  主權貨幣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象征。人民幣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應用場景擴大,意味著其在開放發展的過程中正發揮日益重要的橋梁作用。

  一方面,人民幣的貿易支付結算功能穩步增強。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企業在跨境貿易中考慮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2021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額達7.94萬億元。有關機構調查顯示,近八成的企業考慮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超兩成的企業考慮在匯率波動時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報價。對企業而言,使用人民幣結算有助於簡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規避匯率風險,提升業務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

  另一方面,人民幣的資產計價功能持續深化。近年來,中國資本項下人民幣跨境投資金額不斷上升。2021年,在全球直接投資持續低迷之際,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額5.8萬億元,同比增長52.2%,創下近5年內最快增速。特別是在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放寬境外機構投資者本外幣匯出比例限制等金融開放舉措之下,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國際需求節節攀升。

  人民幣作為開放發展的橋梁,有許多深層次的有利條件。

  首先是中國經濟的強大實力與韌性。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既是“世界工廠”,又是“世界市場”。在供給側,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制造業增加值連續12年保持世界第一,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在需求側,中國有14億多人口和4億以上中等收入群體,每年進口商品和服務約2.5萬億美元,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突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中的地位逐漸提升,人民幣跨境結算需求也隨之擴大。

  其次,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2012年啟動建設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經過多年發展,境內外接入機構數量日益增多,系統的網絡覆蓋面持續擴大,業務量逐步提升。今年6月上線的CIPS支付透鏡服務,更是提升了人民幣跨境支付效率和透明度、增強了境外機構參與CIPS系統的吸引力。與此同時,遍布世界各地的27家人民幣清算行,覆蓋了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連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市場,在提高人民幣清算效率、推廣跨境人民幣業務和培育離岸人民幣市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中國在國際金融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日益增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中的份額和投票權不斷提升,同時積極推動二十國集團(G20)在國際金融治理中發揮多邊作用。近年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起設立絲路基金、積極參與建設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舉動,都有助於提升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的參與度、話語權和影響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跨境支付中人民幣結算的迅速發展,無疑是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主要驅動力。面向未來,中國在開放發展過程中堅持發揮好人民幣的橋梁作用,將進一步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更多活力。

  (作者為南開大學國家經濟戰略研究院院長)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