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網絡誠信領域面臨五大挑戰 亟待加強規范約束、重點監管等建設

2022年08月29日10:0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申佳平)8月29日,以“誠筑文明、信助發展——攜手共建網絡誠信”為主題的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誠信建設高峰論壇在天津舉行,會上首次發布我國網絡誠信發展年度報告——《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網絡誠信發展是個動態過程,隨著互聯網新技術廣泛應用,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網絡誠信領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挑戰,主要表現在算法濫用、網絡詐騙、不當競爭、直播領域良莠不齊、網絡“飯圈”亂象頻發等5個方面。

一是算法濫用問題凸顯,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報告》指出,算法本身是一種技術手段,合理地利用算法,可以提升經營效率,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優良的產品和服務。但近年來,部分市場主體濫用算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比如,流量劫持、刷單炒信、操縱榜單等,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二是惡意使用技術手段,網絡詐騙花樣翻新。在公安機關持續嚴厲打擊下,不法分子利用傳統電信、互聯網等技術渠道,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植入木馬等手段,實施電信網絡詐騙行為已得到有效遏制,但近年來不法分子又瞄准互聯網行業的新業態、新模式、新人群,惡意使用網絡新技術進行網絡詐騙,且呈現出精准化、智能化、場景化的趨勢,詐騙方式更趨隱蔽,令治理難度增加。

三是利用平台壟斷優勢,開展不正當的競爭。擁有掌控平台規則、技術手段、數據和算法優勢的一方,通過並購投資、限制競爭等行為控制流量和生態,對其他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形成擠壓,侵害用戶權益。

四是流量變現急功近利,直播帶貨良莠不齊。出於對經濟利益的過度追求,對“流量變現”的急功近利,個別明星藝人、網紅達人沒能正確認識作為公眾人物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由此導致的直播帶貨售假、虛假交易等言行失范行為,造成負面影響。

五是資本“綁架”粉絲經濟,網絡“飯圈”亂象頻發。部分粉絲的追星行為因資本的無序擴張而演變成以“愛”為名的違反社會規則和道德准則的不當行為,進而形成網上盲目應援打榜、刷量控評、群體對立、互撕謾罵等網絡“飯圈”亂象,破壞清朗網絡生態,對此群眾反映強烈。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建議從以下四點加強網絡誠信建設。

一是推進網絡誠信規范化建設。通過法治保障、標准規范、強化自律,形成政府、社會、企業等協同治理的網絡誠信建設格局。

二是加強重點領域監管。以專項整治為抓手,進一步完善網絡信息內容審核,依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推進算法安全規范治理,強化網絡直播監管,促進網絡生態持續改善。

三是推進網絡誠信建設示范工程建設。持續打造網絡誠信品牌,拓展深化“誠信之星”和好網民評選,積極推進企業社會責任評估,推動誠實守信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

四是建立網絡職業素養培訓體系。創新方式方法、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升互聯網從業人員道德素養和業務技能,持續為網絡誠信建設注入發展動力。

據了解,《報告》是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北京郵電大學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編撰的首個網絡誠信發展年度研究報告。《報告》記錄了2021年以來我國網絡誠信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就,分析了網絡誠信領域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提出了加強網絡誠信建設的思考建議,是政府部門、行業機構、業界專家等了解我國網絡誠信發展狀況的重要窗口。

(責編:申佳平、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