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從申請到獲批僅8個月,這塊“金控牌照”有何特色?

2022年09月03日19:4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3日電 (記者羅知之)中國人民銀行2日發布公告,審查並批准了深圳市招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設立許可,並同意其更名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招商金控”)。

這標志著第三塊金融控股公司牌照正式落地,且此次僅招商金控1家獲批。作為招商局集團(簡稱“招商局”)的全資子公司,招商金控也因此成為國務院國資委體系內首家央企金融控股公司。

這塊“金控牌照”有何特色?

招商金控的母公司——招商局“實業+金融”特色十分突出。作為百年央企、綜合央企、駐港央企,其業務集中於交通物流、綜合金融、城市與園區綜合開發三大核心產業,近年來亦布局郵輪、大健康、檢測等新產業。

2021年,招商局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各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實現營業收入9292億元、同比增長14.2%,利潤總額2122億元、同比增長21.2%,淨利潤1695億元、同比增長23.7%,截至2021年底總資產11.5萬億元,其中資產總額和淨利潤蟬聯央企第一。

招商金控相關負責人介紹,招商局從航運起家,由於航運業務的高風險性,招商局在成立之初便創辦保險公司,發展金融業務,支持實業發展。“對風險的高度重視是航運和金融共同的基因,也是招商局可以做好金融業務的原因之一。”近年來,招商局綜合金融業務已涵蓋銀行、券商、資管、保險、多種金融(融資租賃、不良資產管理)等領域,形成了“4+N”業務布局。

換言之,招商局的金融板塊覆蓋了除信托之外的主流金融牌照。而此次獲批“金控牌照”,無疑為其打造全牌照、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增添了最重要的砝碼。

公告顯示,此次獲批的招商金控,原名“招融投控”,是1997年由招商局旗下招商局輪船有限公司成立的全資子公司。

這意味著,招商局的金控模式,是直接利用現有的金控平台,不再另設新的主體。而中信集團是新設金控新主體,“中信金控”於7月15日正式揭牌﹔北京金控則是以集團作為申請金控牌照的主體。

探索金控,招商局穩步先行

據招商金控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1999年,招商局就組建成立招商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對金融業務實施專業管理和指導。“可以說,招商局集團在探索金控、布局金控、做實金控等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據人民網財經了解,早在2018年金控模擬監管試點時,招商局作為5家代表性企業之一就承擔了多項試點工作的推進,包括在2016年啟動股權結構優化工作基礎上,穩妥推進境內外金融股權的整合,加強實業與金融的風險隔離,強化金融業務專業化管理﹔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搭建三層三道風險防線,加強關聯交易、集中度與流動性管理,推進審計集中等。

此外,試點期間,招商局還配合監管機構開展專題研究,助力監管信息系統建設等。

此次招商金控從申請到獲批,歷時僅8個多月,也從側面反映出前期試點工作的效果。

招商金控邁入發展新階段

公開數據顯示,招商金控監管口徑下風險並表及參股重要性機構總計約670家。2022上半年,招商局金融業務淨利潤733億元,同比增長5.7%﹔截至2021年末,總資產規模10.4萬億元,管理資產規模(AUM)超19萬億元,在國內大型綜合性金融集團中位列第一。

上述負責人向人民網財經表示,招商金控獲批成立,可以說既是符合外部監管的要求,也是滿足內部管理的需求。招商金控將全面落實監管要求,並以此為契機,加強風險管理、財富管理、金融科技“三個能力”建設,致力於實現高質量發展,展現央企金控風貌,打造創新引領、協同驅動、特色鮮明、國內領先的金融控股集團,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而作為駐港央企,招商局在港經營從未間斷,此塊牌照也料將對其在港金融業務產生深遠影響。

據了解,目前,招商金控和主要成員企業在港都設有機構,合計在港單位13家,業務涵蓋銀行、投行、証券交易、資產與財富管理、股權投資、財險與保險經紀、融資租賃等多個領域,跨境金融、財富管理等業務特色突出。

上述負責人分析表示,招商金控獲批成立,一方面將有利於加強在港總部和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支持在港金融機構做強做優做大,提升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將有利於推動金融成員企業充分發揮兩地資源配置以及跨文化、跨制度經營優勢,為客戶提供高效、合規的跨境金融服務,特別是在跨境資金融通、資本市場服務、財富管理、科技金融等方面形成特色,助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與提升。

招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招商金控的母公司,招商局始終堅持“國家所需、招商所能”,以國家的戰略作為資源配置的方向,發揮實業和金融的綜合優勢,從“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服務科技強國戰略,加強科技金融服務能力”“促進綠色金融發展,助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做好風險管理,滿足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等四方面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需要,服務百姓財富管理需求,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責編:郭思邈、章斐然)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