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巨型稻:產量如何 口感咋樣

劉 麟 陳虹橋
2022年09月28日09:00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巨型稻:產量如何 口感咋樣

  近日,湖南省長沙縣路口鎮的隆平稻作公園中2米巨型稻將進入成熟期的視頻引發關注。什麼是巨型稻?巨型稻和雜交水稻有著什麼樣的關聯?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實現了嗎?巨型稻好吃不好吃?記者就此採訪了被譽為“巨型稻之父”的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夏新界。

  記者:什麼是巨型稻?巨型稻和雜交水稻有著什麼樣的關聯?

  夏新界:顧名思義,巨型稻就是比一般的稻子形狀要大、產量要高的水稻。我們最先研究出來的巨型稻是一種常規稻,是選優培優出來的,並不是雜交稻。巨型稻是在現有優異水稻種源基礎上,運用突變體篩選、籼粳亞種間及野生稻遠緣雜交等一系列生物遺傳育種技術,獲得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種質材料。

  但是,常規巨型稻數量很少,所以我們把常規巨型稻作為親本材料,與其他普通水稻雜交,產生很多后代后再去種植,解決了巨型稻少的問題。現在地裡試種的巨型稻,都是雜交后的巨型稻。如今在各地推廣種植的巨型稻,也是一種新型雜交稻。

  實際上,2013年,常規巨型稻就在我國研發出來了,2015年之后才做成雜交稻。我們以籼稻93-11、日本晴等為材料,獲得突變體植株,篩選合適目標突變體后經田間授粉雜交,獲得較穩定后代群體后再與茶陵野生稻進行授粉雜交,逐年選育純化,最終獲得基本穩定的巨型稻株系。

  記者:有說法認為,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實現了。這個說法准確嗎?

  夏新界:目前,我國水稻產量就其收獲指數而言,已達到了植物生理學家認為的上限。因自身生物量的限制,在過去20年間,我國水稻產量增幅十分有限,不超過15%。未來要在水稻產量上有較大突破,必須培育出超大生物量的新型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就是夢想種出能在禾下乘涼的巨型水稻,通過增加水稻自身生物產量來提高其單位面積的稻谷產量。

  如今,巨型水稻試種出來了,但“禾下乘涼夢”還沒有真正實現。隻有把巨型稻的畝產量提高到1200公斤甚至1500公斤,才算真正實現了“禾下乘涼夢”。

  為什麼這麼說呢?2017年10月16日,巨型稻在湖南長沙市長沙縣金井鎮培育成功。袁隆平說,隻要種植技術過關,巨型稻單季畝產可達1200公斤至1500公斤。現在的巨型稻株高達1.8米至2.2米,與普通水稻相比高出1米左右,單位面積生物量可達40噸/公頃,為現有水稻的1.5倍以上。如果改進優化栽培種技術,將巨型稻雜交品種的收獲指數提高到現有超級雜交稻水平,其理論單季產量將超過1200公斤/畝。

  2017年以來,研究團隊在南方多省多區域試驗發現,在中等肥力水平,大田常規肥水管理條件下,巨型稻單季產量能達到800公斤/畝上下,比普通雜交稻每畝高出100公斤至200公斤。其中,巨型稻品種之“巨豐5號”株高2米以上,平均有效分蘖51個,比普通稻多2倍﹔單穗實粒數高達680粒,比普通稻多2倍至3倍。試驗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8年在長沙縣金井鎮試驗區的普通稻田和常規田間管理條件下,其單季產量穩定達到每畝660公斤至860公斤,遠高於全國440余公斤的平均產量和湖南當地雜交稻產量。今年由於氣候原因,很多地方比較干旱,受旱情影響,四川省西充縣試種的200畝巨型稻畝產量隻有650多公斤,但也比同期的常規雜交水稻多100公斤左右。

  正常情況下,試驗田的巨型稻畝產能達到1000公斤以上,但大田推廣的畝產還需要努力。“禾下乘涼夢”中的禾苗高度已經實現了,但產量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記者:巨型稻發展前景如何?

  夏新界:巨型稻發展前景非常好,特別是種養結合的試驗,更體現了巨型稻的優勢。

  巨型稻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陽效果,再加上巨型稻稻稈粗壯,種植密度比其他水稻小很多,能為稻下動物提供良好生存空間。2017年和2018年,研究團隊在長沙縣金井鎮湘豐村建設了300畝“巨型稻”生態綜合種養模式試驗與示范區,全程無化肥、農藥、抗生素等使用。與現有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相比,稻谷產量至少提高1倍,青蛙、泥鰍、稻花魚等養殖動物的成活率也提高1倍以上,生長周期縮短15天至20天,個體重量提高20%以上,產量提高1.5倍以上。除了種養結合,巨型稻生物量巨大,每畝可產出3噸至5噸秸稈,秸稈經處理后可飼養牲畜,也有不少附加價值。

  在種植環境上,巨型稻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並不苛刻。巨型稻根系發達,深度達35厘米至60厘米之多,比普通稻的根系長度增長1倍以上,根系總量是普通稻的3倍至4倍。其發達的根系,使養分流失大幅減少,能夠把水稻周邊的養分充分吸收利用起來。稻田、水溝、水塘、干濕地、貧瘠新墾地、鹽鹼地均可成其“落腳地”。比如,2020年種植在廣東陽江海邊的巨型稻就經受住了海水的反復浸泡,每畝產出稻谷1040斤,同時還出產基圍蝦1000多斤。巨型稻個高體大、吃水深、耐淹澇,2020年四川犍為縣種植巨型稻400多畝,每畝產魚800多斤,稻谷近1000斤。今年5月份,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區首次試種,目前已進入灌漿期,預計10月進入收獲期。東北的黑土地上也開始嘗試種植巨型稻了。目前,有22個省份的300多個種植點試種巨型稻近2萬畝。

  還有人擔心,巨型稻長這麼高大,肥料、農藥肯定用得多,會影響糧食的安全。這種擔憂其實大可不必。由於巨型稻株形高大、根深葉茂、莖稈粗壯、宜疏植、生育期較長、淹水深度大,可為蛙、魚、泥鰍和鴨等稻田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結合相關技術,可用來打造可持續循環發展的高效生態立體種養農業新模式,並充分利用巨型稻種養結合的這一特殊優勢,提升稻田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雖然巨型稻苗比普通水稻苗價格高一些,但種植1畝巨型稻的成本卻比種1畝普通水稻成本降低200元左右。這是因為巨型稻“好養活”,后續也沒有除雜草的煩惱,綜合考慮稻谷產量增加以及秸稈用作青貯飼料,每畝巨型稻能增收800元以上。

  記者:巨型稻米口感怎麼樣?

  夏新界:經過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米質已達國家優質稻谷三級,突破了雜交稻“高產不優質、口感差”的難關,且經檢測分析發現,巨型稻米中重金屬含量遠低於國家標准紅線。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