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鋼鐵工業資源安全 專家:建立多維度多元化資源保障渠道
人民網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杜燕飛)日前,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2022(第十一屆)中國鋼鐵原材料市場高端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我國鐵礦石需求未來較長時期仍將處於高位水平,對外依存度高是常態。要加快推進國內鐵礦項目建設,增加廢鋼鐵資源回收利用,建立海外資源基地,建立多維度、多元化的資源保障渠道,提升鋼鐵工業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我國已經站在世界鋼鐵生產第一線,正在向鋼鐵強國邁進,但是沒有資源強國的保障和支撐,鋼鐵強國的基礎就不會穩固和牢靠。”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表示,鋼鐵工業和鐵資源產業處於基礎原料的上下游,兩者密切相關,要在資源開發方面形成共識,使鋼鐵產業鏈變得更加協調、更加健康、更可持續。
據了解,為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優化原料供給結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今年向國家有關部委上報了“基石計劃”,建議從海外礦、國產礦和廢鋼等鐵資源三大來源入手,改變我國鋼鐵資源來源構成,從根本上解決鋼鐵產業鏈供應鏈資源短板問題。
“目前,‘基石計劃’國內鐵礦資源開發工作成效明顯,國內鐵礦項目審批明顯加快,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部分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駱鐵軍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也在開展“基石計劃”海外礦開發、廢鋼回收利用等其他兩方面的工作。
與會嘉賓認為,當前,國內鐵礦項目建設相對滯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影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問題,加快推進國內鐵礦項目建設是一項重要和緊迫的工作。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較快發展,技術進步、基礎設施、配套條件等不斷完善,一些地區鐵礦資源開發的比較優勢不斷提高,以前在技術、經濟上不具備開發條件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這些都是加快國內鐵礦項目建設的客觀基礎和有利條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認為,加快推進國內鐵礦項目建設,要統籌處理好國內鐵礦資源勘查、礦山開發和環保安全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研究完善財稅支持政策,支持國內鐵礦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和綜合利用,解決項目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加快推動國內鐵礦項目建設。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運敏看來,資源安全是總體國家安全的壓艙石。而戰略性礦產資源是未來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直接關乎國家經濟和國防安全。當前,礦產資源安全已上升到國家戰略,要依靠科學技術,提高戰略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能力與水平,是提升國家資源供給保障能力的關鍵,是把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核心。
“要全面客觀看待礦產資源形勢,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已有戰略性礦產資源基地能力,實現戰略資源高質量增效提產,創新新建基地的架構與開採模式,超前謀劃儲備基地的數量與規模,自主研發國際先進的採礦裝備,改變主要依靠進口的被動局面。”王運敏說。
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原司長鞠建華認為,要進一步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完善礦產資源法律法規和相關管理政策。一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適應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和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二是要尊重地質工作規律和客觀實際,優化礦產資源管理制度,維護礦業權人的合法權益,提高資源管理效率。三是解決礦產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將實踐中一些成熟、可行的經驗提煉總結,為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四是要推進有關制度改革,先行先試,為“礦法”修改積累實踐經驗,形成更加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礦業權管理制度體系。
“我國鐵礦石需求未來較長時期仍將處於高位水平,對外依存度高是常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范鐵軍表示,增加廢鋼鐵資源回收利用,是推動解決鋼鐵原材料保障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供應側,形成國內國外雙循環原材料保障格局﹔建立多維度、多元化的資源保障渠道﹔針對附加值高的短缺礦種,建立資源儲備制度﹔利用並完善原料金融貿易體系及相關衍生品。在需求側,提升鋼鐵產業集中度,加大工藝和技術創新,減少傳統原料需求。
“要探索海外礦產資源利用方式,同時加強國內找礦力度,穩定和拓展國內礦供應來源,形成多元、可控的資源供應模式。”范鐵軍表示,強化拓展與上游生產及貿易企業合作,選擇有實力和潛力的原材料生產企業簽訂長期供應協議﹔礦石資源需求量大的鋼企,可以通過合資、參股、控股等模式,加大權益礦開發,提升資源自主權,為礦石資源長期穩定供應提供保障﹔參與全球礦業治理、“一帶一路”倡議等,綜合考慮資源條件、配套基礎設施條件等因素,選擇在多國建立海外資源基地,實現進口來源多元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