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工程機械:

“一帶一路”上的“工地明星”

徐嘉偉
2022年12月30日05: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8月2日,山東煙台港,大批國產工程車在港口等待出口發運。
  張 超攝(人民視覺)

  徐工集團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XGC88000在沙特達曼省朱拜勒工業區項目建設現場。
  受訪企業供圖

  中聯重科L250-20大噸位動臂塔機在迪拜藍天酒店項目建設現場。
  受訪企業供圖

  三一重工SAC2200起重機在卡塔爾阿圖瑪瑪體育場進行看台吊裝。
  受訪企業供圖

  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裝備水平不斷提升:挖掘機、起重機、裝載機等主要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一批重大裝備成功研制並實現應用﹔以徐工集團、三一重工以及中聯重科為代表的10家中國企業,進入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

  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2021年中國工程機械出口額在下行周期內逆勢上揚,以340.41億美元創下新高,同比增長62.3%。目前,國產工程機械銷往全球218個國家和地區,尤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廣闊市場中,來自中國的產品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工地明星”。

  

  性能可靠,中國產品現身各大工程

  卡塔爾世界杯球場、全球最高酒店類建筑“迪拜藍天酒店”、波黑最大新能源發電項目“伊沃維克風電項目”……在一個個海外重大項目建設工地上,中國工程機械大顯身手。

  作為全球關注度最高的足球賽事,卡塔爾世界杯在2022年末吸引了無數球迷的目光。沙漠之國卡塔爾90%的國土基本都被岩石和沙漠覆蓋,全境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炎熱的天氣給球場建設施工帶來了嚴峻考驗。

  “三一集團共有近百台各型設備參與了全部8座球場施工。為滿足最高能達到50℃甚至60℃的極高溫作業所需,經過集中調研和反復試驗,我們對相關設備進行了針對性改進。”三一重工國際卡塔爾市場負責人許大偉告訴記者,出口中東地區的三一設備底盤、空調都有所加強,發動機也採用了5級空濾來提升防風沙的性能。

  “因工期緊張,阿圖瑪瑪體育場建設方要求我們在1個月內不間斷、無故障連續施工作業,其中地基澆筑作業更是要72小時不停機,這對泵車散熱系統、液壓油管以及泵管的可靠性提出了極高要求。”許大偉說,項目完成后,客戶非常認可,說中國產品“品質高”“很可靠”。

  正是憑借能夠滿足本地化需求的產品設備以及高標准的全天候服務,中國工程機械產品不斷拓寬國際市場。以三一重工為例,今年1月至9月,三一重工實現國際銷售收入258.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3.7%。

  在阿聯酋迪拜瑪瑞納地區,中聯重科L250-20大噸位動臂塔機正在助力建設全球最高酒店類建筑“迪拜藍天酒店”。該項目建筑面積約10.2萬平方米,包含1100套酒店客房、320米高空露天游泳池、360米空中餐廳以及分設5級挑高中庭空中花園,結構設計復雜,施工難度大且工序十分繁瑣。

  “施工現場三面臨路,場地狹窄,並且地處迪拜碼頭區域,風力非常大。隨著建筑的升高,核心筒的厚度也在不斷變化,這對於內部設備的安裝是一個極大挑戰。”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分公司中東非洲區副總經理任杰對記者說。既要滿足超高層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又不能耽誤工期,還得對周圍環境影響小……多重難題之下,客戶想到了中國產品。果然,中聯重科的L250-20大噸位動臂塔機不負眾望,一舉拿下訂單。

  據了解,L250-20動臂塔機具備以每分鐘100米速度提升10噸重物的能力,能在一天之內完成一次內爬拆裝頂升,極大提高了現場施工效率。同時,設備因為結構緊湊、平衡臂半徑小,能把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除了綜合性能優異的機械設備,中聯重科的優質服務也讓項目方印象深刻。專人專項的項目組不僅根據建筑構造特點提供了最優的設計施工解決方案,還為施工方的工作人員提供了塔機安裝、操作、維修等方面的系統培訓。

  迪拜藍天酒店項目現場設備管理和維修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塔機配件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中聯重科迪拜備件中心及時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支持,保障兩台塔機先后按施工節點如期使用,我們的工作人員對中聯重科的服務非常滿意。”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更有競爭力的服務,讓中國工程機械在“一帶一路”市場逐步樹立起了良好形象和口碑,產品熱銷是必然結果。

  技術創新,中國設備摘取 “皇冠明珠”

  今年7月,全球最大伸縮臂風電起重機——徐工新型2000噸風電起重機(XCC2000)出口波黑,投身於該國最大的新能源發電項目——伊沃維克風電項目。據悉,徐工XCC2000可以把135噸的重物吊至160米高度,創下全球伸縮臂風電施工領域的世界紀錄。

  超級移動式起重機因技術門檻高、研發難度大,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技術“皇冠上的明珠”。在30多年前,這一領域還是美國、德國、日本的天下,他們不僅佔據絕大部分市場,還封鎖了相關技術,讓起步晚、底子薄的中國企業備受“卡脖子”之痛。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機械分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中心主任孫麗向記者介紹,那時中國的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完全依賴進口,相關設備價格高昂,發生故障后常常要等一個多月讓國外工程師來維修。大型吊裝建設項目受國外制約十分嚴重。

  “隻有掌握大噸位產品,才能真正掌握行業國際話語權。但當我們提出要自己研發制造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時,國外一些廠家都認為我們不可能做出來。”可徐工偏不信這個邪,“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做出來?就要告訴他們,我們能!”懷著這樣的信念,孫麗及其團隊夜以繼日,全身心扑在項目上。終於,他們從拉索式大橋的受力結構中得到靈感,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在進行了數輪部件優化、修改了7種配重方案、試驗了超過10種臂架形式后,被譽為“世界第一吊”的徐工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XGC88000,於2013年7月在煙台萬華成功首吊。過去小噸位起重機幾個月才能完成的吊裝任務,這台“大家伙”隻用不到半天就全部吊裝完畢。

  打響國內,飲譽全球。2019年10月,徐工XGC88000在沙特首秀,成功吊裝高100多米、重近2000噸的洗滌塔,成為“一帶一路”工程引領中國高端裝備出海的又一標志性事件。隨后,徐工XGC88000轉戰阿曼,再擔重任。“世界第一吊”自此廣受國際認可。

  自面世以來,徐工XGC88000累計轉戰旅程近6萬公裡,完成超過23萬噸大件吊裝任務,創造並保持著該噸級最高最重的吊裝紀錄,安全運營時間超過1萬小時,用全球起重能力最大、工況覆蓋最全、運輸效率最優、經濟適用性最高等多項紀錄,詮釋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制造業科技創新之路。

  海外制造,中國企業助力當地發展

  隨著業務布局不斷拓展,國產工程機械的出海模式已從單一的產品出海邁入產業出海的新階段。相關企業在海外市場精耕細作,積極融入當地發展。

  當地時間8月15日上午,三一印尼“燈塔工廠”生產的首台SY215CKD挖掘機下線,標志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座海外“燈塔工廠”建成投產。

  “燈塔工廠”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共同評選產生,指那些在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方面具有榜樣意義的項目,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

  據悉,三一印尼“燈塔工廠”是第一個完全按照工業4.0標准建設的中國工程機械海外制造基地,也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標准的第一次海外系統化輸出。“上到工業軟件和每一個數據,下到生產設備和每一顆螺絲,印尼‘燈塔工廠’完全參考中國標准執行。”項目負責人丁世鋒介紹,工廠裡有各類機器人500多台,工人僅100人左右。

  “以前我們聚焦海外銷售,現在則是聚焦海外制造,尤其是智能制造。”丁世鋒表示,三一還將以印尼“燈塔工廠”為依托,在當地建設一座能容納600多人同時培訓的海外培訓中心,助力印尼制造水平提升。“工廠的落成,有望改變世界對中國智能制造的印象,為世界了解中國智能制造在一定程度上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丁世鋒說。

  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徐工集團的國際業務也正在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今年是徐工巴西工廠奠基10周年。最初來巴西時,廠子隻有100多人,現在我們有960多人,95%以上都是巴西當地員工,中巴雙方文化融合得很好。”徐工巴西工廠首席文化官顧沖告訴記者,近年來,工廠穩步經營、快速發展,各項經營指標大幅增長,“徐工巴西工廠不僅是徐工走向世界的重要成果,也成為促進中巴兩國經貿發展的重要力量”。

  據了解,從產品走出去到產業走出去,徐工巴西堅定本土化戰略。不僅徐州市與徐工巴西工廠所在的米納斯吉拉斯州包索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徐工在當地還舉辦了多次幫扶孤兒、捐贈防疫物資等公益活動,得到了巴西民眾的認可,不少當地人見到身穿工裝的徐工職工都會熱情地問好,有時還會大喊著“中國!中國!”在紀念中巴建交45周年活動上,徐工巴西榮獲了“中巴交流最高榮譽勛章”。

  “在海外,我們不僅代表徐工,更代表中國。今后我們要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在電動化產品等領域持續發力。通過科技創新,生產更高質量的產品,更好地樹立中國品牌形象,為打造世界一流裝備制造企業貢獻更大力量。”顧沖說。

(責編:胡永秋、白宇)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2022年第六屆可信區塊鏈峰會召開 推動信任科技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王震)12月29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和中國互聯網協會指導,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中國互聯網協會區塊鏈技術應用工作委員會、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可信區塊鏈標准推進委員會和大數據技術標准推進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可信區塊鏈峰會以線上形式召開。 本次峰會以“用科技創造信任”為主題,圍繞賦能數字經濟發展、促進數據要素市場流通、構建價值互聯網可信底座等關鍵議題,眾多業內產學研專家共話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生態最新進展,發布最新成果。…
“新冠病毒感染者購藥保障平台”上線 已覆蓋11省市服務近220萬患者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申佳平)12月29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的“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保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司長何亞瓊介紹,針對一些地區搶購囤藥,患者對部分緊缺藥品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商務部組織阿裡大藥房、京東健康、美團網等大型電商平台,在天津、石家庄試點的基礎上,探索建立“新冠病毒感染者購藥保障平台”。 目前,該平台已在北京、浙江、河北等11個省市上線運行,投放各類藥品660萬人份,服務近200萬名患者,農村偏遠地區服務人群佔8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