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3年經濟開局觀察——

中國經濟數據“開門紅”意味著什麼?

人民網記者 楊曦
2023年02月08日09:2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各項政策不斷落實落細,2023年開年,中國正“開足馬力”力促經濟加速回暖。即日起,人民網推出“2023年經濟開局觀察”系列報道,解讀經濟社會新春新氣象、新年新作為。

步入2023年,中國多項經濟數據“飄紅”:

1月份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創18個月以來新高﹔春節假期餐飲、旅游、電影等線下消費超預期復蘇﹔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在一籃子貨幣中走勢領先……

訂單忙起來,消費旺起來,信心強起來。無論是生產和需求端的明顯回暖,還是市場主體及國內外機構的預期增強,都讓人們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陣陣“暖意”。

“開門紅”意味著中國經濟有望“全年紅”

開年數據至關重要,對社會預期、市場信心影響深遠。新年伊始,我國經濟呈現明顯恢復勢頭,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通行暢、消費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約2.26億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71.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電影票房67.58億元,位居我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

“春節消費的走熱,為全年發展開了好頭、起了好步。”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認為,這為全年的消費提振起到了重要的“信心催化劑”作用。

訂單忙、預期強。1月份,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1%,連續3個月收縮后重返擴張區間。其中,新訂單指數較前值大幅回升7個百分點至50.9%,為2021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8個行業景氣度改善﹔生產經營預期、採購量指數分別較前值上升3.7個和5.5個百分點。

“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1月份,制造業供需兩端同步改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較高景氣區間,企業信心明顯增強。

英大証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制造業PMI超預期回升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去年12月疫情形成大范圍沖擊的背景下,1月修復情況明顯﹔二是1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均較高,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足﹔三是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大,有力支撐制造業回暖。

隨著國內經濟基本面的持續修復,1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呈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業內分析認為,除美聯儲加息放緩、中美利差倒挂等外部因素,我國經濟企穩是人民幣匯率走強的內部原因。北大國民經濟研究中心楊盈竹表示,穩經濟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經濟基本面復蘇態勢穩中向好,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增強市場信心,均對1月匯率形成支撐。

“開門紅”意味著政策“暖風”將接續顯效

從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宏觀政策靠前發力、形成合力,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顯效,使我國經濟恢復發展的底氣更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面向2023年,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陸續出台落地。

1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持續抓實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動經濟運行在年初穩步回升﹔推動消費加快恢復和保持外貿外資穩定,增強對經濟的拉動力。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強調,“著力擴大有收入支撐的消費需求”“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頂層設計上,“穩經濟”信號明確且堅決,定任務、劃重點、出實招……為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各地密集出台方案計劃,爭取為實現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上海連續發布《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和《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一方面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多措並舉,更大力度推進經濟復蘇和發展。

甘肅印發《促進經濟穩中有進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將加大財稅扶持力度作為重中之重,意在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3年,寧夏共謀劃101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404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67億元。“按照計劃,一季度自治區本級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率力爭達到70%以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在黨的二十大精神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指引下,中國經濟定會‘春暖花開’,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周雲杰表示。

蒙牛集團總裁兼執行董事盧敏放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旗幟鮮明地重申 “兩個毫不動搖”,對於穩定市場主體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來說亮明了態度、釋放了信號,對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對中國經濟“全年紅”充滿期待

穩定的預期是市場經濟的“硬通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嚴峻,世界對中國經濟卻充滿期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月30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中,大幅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高出去年10月預測值0.8個百分點。

近期,摩根士丹利、高盛、匯豐、摩根大通等多家國際投資機構也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在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期間如是說。

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源自何處?從國際機構和海外專家對中國經濟的評價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宏觀經濟政策充足穩定的中國。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經濟部主任裴德銘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盡管2023年外部環境給中國經濟帶來壓力,但中國有足夠的政策支撐空間,將通過財政、貨幣政策去支持居民消費、房地產投資。

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阿頌西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持續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動科技創新以及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實現歷史性躍升,“中國經濟擁有強大韌性和活力,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

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中國。“中國以開放的姿態,不斷優化外資企業營商環境,中國市場對外資企業的吸引力將會越來越強。”韓國中國經濟觀測研究所所長朴漢真告訴人民日報社記者,中國提出進一步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等舉措,將令外資企業更有信心。

中國貿促會近期對160多家在華外資企業和外國商會的調研顯示,99.4%的受訪外資企業對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更有信心,98.7%的受訪外資企業表示將維持和擴大在華投資。

“盡管世界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隨著中國的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中國經濟將在2023年總體回升、穩中有進,中國企業繼續在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中扮演重要角色。”IBM公司相關負責人陳旭東表示,2023年將與更多中國企業攜手共創可持續未來。

經濟恢復發展,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穿越風雨見彩虹,面向未來,中國經濟一定能在應對挑戰中繼續茁壯成長。 

(責編:楊曦、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