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以數字化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本報記者 楊 颯
2023年02月11日09:0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一根網線,連接你我﹔一塊屏幕,共享世界。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數字化變革發生在社會生活各個角落。一場教育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正在發生。

廣闊疆域上,西部的孩子可以和北京的學生同上一堂課﹔鄉村的學生打開智慧大屏也能享受豐富精彩的課后服務﹔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正開啟虛擬協同教研新形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推進教育數字化”寫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部分,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

教育數字化正成為普遍共識。以數字化助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數字化助力教育強國建設,數字教育的中國方案呼之欲出。

基礎設施日趨完備,為教育數字化創造有利條件

作為安徽省霍山縣衡山鎮東城中心學校的信息中心主任,徐守斌見証了學校及全省信息化發展的全過程。

從電腦裝配、投影白板到液晶一體機,他感嘆:“科技的進步讓我們能了解北京、上海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我們邊遠山區的教育資源與發達地區開始同步貫通。”

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完善在一組數據裡體現: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100%,比2012年提高了75個百分點﹔99.9%的學校出口帶寬達到100M以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學校實現無線網絡覆蓋,99.5%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

中小學數字化教學條件全面提檔升級,網絡覆蓋完全、線下多媒體教學空間和網絡教學空間融合的泛在化學習環境基本形成。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証實,經過多年來的持續努力,特別是近十年的大力推進,我國教育信息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體制機制日趨完善,“三通兩平台”目標任務基本完成,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明顯提升,教育信息化應用模式不斷創新。

從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數字化,數字化基礎設施日趨完備、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不斷豐富、數字化教學應用逐步擴大、師生數字素養不斷提高,為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2022年3月28日,作為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抓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正式上線。堅持“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簡潔高效、安全運行”總要求,經過7次迭代升級,最終集成整合中小學、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三大資源平台,建成服務大廳,開設專題板塊,上線試點專區,形成“三平台、一大廳、一專欄、一專區”的平台架構。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上線以來,定位更加精准、功能更加全面,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截至目前,平台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涉及整個教育生態要素的系統性、根本性變革,是對教育價值的重構,是實現‘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戰略必由之路,也是破解教育公平、質量等重難點問題的必由之路,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新階段。”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教授劉菁表示。

數字化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大有可為

“雙減”政策落實以來,學校、課堂的質量提升越發加速。對邊遠農村小學來說,學校缺少專業的音、體、美教師,如何實現既開齊開足各科課程,又保証課堂質量?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舊堡鄉中心小學教師王航介紹,學校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上豐富的教育資源,有效實施教學和育人活動,在校內利用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老師們取到了‘真經’,學生們提升了學習興趣,一舉多得。”

為適應更廣泛的用戶需求,平台正在拓展功能、增加應用場景:電腦、教室大屏、手機、電視投屏等多種終端使用﹔交互功能強化,用戶個體和師生群、家校群、教研群等群體可進行交流分享﹔直播功能上線……目前,平台通過資源組合和功能支持,可服務自主學習、教師備課、雙師課堂、作業推送、答疑輔導、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校交流和區域管理九大應用場景。

正如江蘇師范大學智慧教育學院院長楊現民所說,教育數字化轉型在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上大有可為。“基於互聯網構建超大規模、高速暢通、規范有序的數字教育資源共享交換體系,實現師資、課程、場地等優質資源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持續有效流動,讓每位學習者都平等享有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跨越5000公裡,華東理工大學和喀什大學兩校學生全程同上一堂無機化學課的事,在2018年的秋季引爆網絡。一年后,石河子大學加入,三校實現同步。至今該門課程成為同步課堂持續時間最長的課程。

加速區域間知識共享,“慕課西部行計劃”2.0正深入實施,運用信息技術賦能教育、連接東西,推動高等教育領域教育公平和整體質量提升。

至今,“慕課西部行計劃”實現西部高校基本全覆蓋,僅2022年一年,為西部高校提供的慕課及定制課程服務4.5萬門,幫助西部地區開展混合式教學176.9萬門次,參與學習學生2.5億人次,培訓西部教師35.5萬人次。

劉菁認為:“在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以發展智能技術支持的教育服務為核心的教育新基建,圍繞新型資源和工具、資源供給、資源監管對數字資源進行了新布局,突出應用核心,既有助於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同時還有利於提升資源供給與應用服務的精准化水平。不僅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還可以實現教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為教育新生態建設夯實‘數字’底座。”

數字教育的中國方案

三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世界,正常教學秩序遭到巨大沖擊。在此背景下,中國高等教育充分利用前期建設的慕課、虛擬仿真實驗等數字資源,開展了一場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

據統計,2020年春季學期,全國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實施了在線教學,108萬教師開出110萬門課程,合計1719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達2259萬人,合計35億人次。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生動實踐,正在改變教師的教、改變學生的學、改變學校的管,成功應對疫情帶來的停教、停學危機,醞釀著一場“學習革命”。

揚帆出海,領跑世界,以開放的姿態分享中國慕課與在線教育成果,為世界高等教育應對世紀疫情和數字時代教育變革提出了中國方案,作出了中國貢獻。

此外,數字化資源的使用,線上課程教學不僅能整合優質、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能有效突破傳統教學存在的空間、時間、人數限制,人才培養模式得以實現深刻改革。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的現代學徒制專業實施“2+1”培養模式,學生在企業時可通過智慧教育平台學習校方課程,在校時可在線上學習企業課程,工學交替培養更加便捷。

建成“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學習”於一體的“雲資環”一站式服務平台,搭建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監控以及診斷與改進等智慧教學管理模塊,形成“一平台、三模塊”數字化教育教學體系,使得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的教學環境得以進一步優化。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已然成為常態。

未來已來。越來越多教育數字化的中國方案正在涌現。楊現民表示,在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關鍵時期,聚力推進教育領域的全面數字化轉型,是教育系統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戰略性舉措,既順應全球教育發展之大勢,又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之優勢。

(責編:王震、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