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比較優勢 重慶招商引資按下“快進鍵”
人民網北京2月15日電 (記者栗翹楚)走進長江上游最大的港口——重慶果園港,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依托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成渝)等國際物流大通道,果園港已經成為長江上游聯通全球的“中轉站”。重慶,也正成為全國兼有水陸空和生產服務型四種類型的國際物流樞紐城市。
正如四通八達的水系,開放早已深刻進重慶的城市基因。2022年,重慶市招商投資局通過“穩增長、強統籌、樹形象”,推動全市招商工作取得新成效。2022年全年,完成合同引資1.78萬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工業合同引資7600億元,同比增長4.1%。2023年,重慶力爭新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450個,實際到位資金4650億元。
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近日,重慶各區縣紛紛搶抓機遇,圍繞“2+6+N”重點產業,緊鑼密鼓地策劃境外招商活動。
重慶市招商團組抵達日本。受訪者供圖
2月14日,重慶市招商投資局會同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重慶經開區、九龍坡區吹響重慶境外招商“沖鋒號”,赴日重點拜訪日本電產、日本電裝、三菱電機、NEC、日本津村等企業,加強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領域與日本的合作。
據了解,2023年,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部門計劃赴境外招商團組50余個,重點拜訪通用電氣、西門子、殼牌、佛吉亞、丹納赫等一批世界500強公司和行業領軍企業,落實前期合作意向,推進項目加快落地見效。
除了抓訂單,在渝企業也在加班加點促生產。
近日,在美心集團門業制造基地,各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現場一片繁忙。“目前正在趕制生產的產品都是出口英國、波蘭等國外項目配套。”企業市場部負責人介紹,自去年12月復工以來,企業拿下了多個國外訂單,今年1月,海外訂單增長11%。
同時,重慶市還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淡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平台,吸引國內外投資商。
2月10日,奧鬆半導體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產業基地項目近日簽約落戶重慶科學城。據了解,此次簽約落戶的項目總投資35億元,擬用地200畝。奧鬆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建成后,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軌道交通、醫療健康、智能家電、智能機器人、高端裝備制造、精密儀器設備、智能電網、物聯網等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供應鏈提供有力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