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圍繞經營主體需求施策,幫助其解難題、渡難關、復元氣、增活力

營造良好環境  激發市場活力(人民眼·提振發展信心)

本報記者
2023年02月24日05: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國務院新聞辦1月13日舉行的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國家稅務總局1月31日舉行的2022年度新聞發布會

  引 子

  全年累計超過5300萬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幫助山西陽中新材有限公司順利渡過難關,實現產品技術新突破﹔一筆900余萬元的無抵押信用貸款,助力福建廈門美肯科技有限公司建起新車間、簽下新訂單﹔得益於到企業走訪干部的牽線搭橋,湖南中鋼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與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結成上下游企業,實現雙贏發展……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探訪一家家企業,記者了解到,在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減負紓困等政策扶持下,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活力得到增強。

  規模龐大的經營主體,是我國經濟的韌性所在,也是未來發展的基礎。

  2022年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當年5月,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6個方面33項措施。

  各地結合本地區實際,靠前發力、適當加力,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報,對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發現的60項典型經驗做法予以表揚。其中,山西省陽泉市創新運用“一賬清”工作法推動退稅紅利精准惠企、上海市探索打造“以數治稅”優化服務企業新模式、廣西壯族自治區推出“桂惠貸”提升融資便利度、福建省廈門市實施“財政政策+金融工具”紓解企業流動性困難、湖南省“萬名干部聯萬企”常態化解難題優服務促發展、江西以改革為動力持續優化升級營商環境等經驗做法榜上有名。

  在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作用下,我國經濟去年底企穩、今年初回升,進一步引導經營主體強信心、穩定社會預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數量增加到1.6億多戶。

  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創業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日前,記者分赴山西、上海、福建、江西、湖南、廣西等地,探訪各地如何營造良好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退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2022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2萬億元,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2.7%

  生產線上,氣凝膠成型設備機聲隆隆﹔顯示器旁,工作人員緊盯設備運行中的各項數據……“不久前,我們接到一個總額超過1000萬元的訂單,大家都在加班加點。”山西陽中新材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趙重陽面露喜色。

  幾個月前,受疫情沖擊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這家主要生產氣凝膠產品的企業,一度經營困難。“去年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資金壓力驟增。”趙重陽說。

  增值稅留抵退稅款給企業送來“及時雨”。去年,陽中新材先后3次申請留抵退稅,每次都在24小時內到賬。“金額總計5302.76萬元,幫我們緩解資金壓力,技術研發得以順利推進。”趙重陽說,兩個月前,企業技術人員實現突破,將氣凝膠保溫隔熱性能提升了20%。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直接有效的辦法。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重頭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改進因增值稅稅制設計類似於先繳后退的留抵退稅制度,今年對留抵稅額提前實行大規模退稅”“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2022年4月起,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正式實施: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並將增量留抵稅額退還比例由60%提高至足額退還﹔將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的范圍,從先進制造業擴大到全部制造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當年9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對制造業新增增值稅留抵稅額即申即退,到賬平均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

  “退稅比例提高、行業范圍擴大、到賬時間縮短,對於稅務部門而言,意味著業務量陡增。”陽泉市稅務局副局長楊慶萍介紹,為提升審核效率,陽泉市稅務部門探索出“一賬清”工作法,實行全市上下一套賬管理、一體化運作,建立統一數據平台,變人工審為數據“跑”。

  “去年,陽泉市稅務局共為1852戶企業退稅總計20.35億元。”楊慶萍說,從申請到退稅落地,平均用時由最初的兩周,壓縮到現在的1.1天。

  今年1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行2022年度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留抵退稅款應退盡退,稅務部門建立符合條件納稅人清冊,提前摸清退稅底數,逐戶幫助納稅人算清退稅金額,通過電子稅務局自動預填85%以上申請數據,及時完成退稅審核辦理退付,企業退稅資金從申請到入賬平均用時同比壓縮40%,其中制造業增量留抵退稅平均用時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

  政策落地不僅要快,更要精准。經營主體規模龐大,申報材料千頭萬緒,好政策如何“靶向”推送?在上海,稅務部門通過搭建包括基礎征管、納稅服務、政策支持等300多個標簽的數據管理平台,描摹企業數字畫像,2022年累計精准推送優惠政策42批次、1719萬戶次。當平台監測到應享未享數據后,基層稅收網格員會即時收到相關信息,他們將“點對點”跟蹤輔導辦結,確保納稅人足額享受優惠政策。

  “5500萬元扣除額度”“800多萬元免稅稅款”——去年10月中旬,上海市青浦區稅務局第十九稅務所一級行政執法員王智煥在平台發現,上海榮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項待辦事項中,這兩個數據十分顯眼,“有一項優惠政策,企業可能還沒注意到,得趕快提醒。”

  原來,榮泰健康作為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其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可以享受稅前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在以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僅在次年匯算清繳時享受,去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從當年起,企業可以在每年10月份預繳申報企業所得稅時,提前享受當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因此,榮泰健康能至少提前半年享受800多萬元稅款減免。

  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以來,榮泰健康財務總監廖金花發現,這樣的“驚喜”數次自動投遞到企業賬單上,有力幫助企業穩定了資金鏈。“去年第三季度起,榮泰健康的銷售業績開啟了V形反彈,直至現在,上升勢頭不減。”廖金花說。

  在1月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介紹,2022年全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2萬億元,主要包括:累計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2.46萬億元,超過2021年全年辦理留抵退稅規模的3.8倍﹔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超8000億元,新增降費超2000億元﹔辦理緩稅緩費超7500億元。

  “稅費支持政策特別是留抵退稅政策直接減輕了企業稅費負擔和資金壓力,有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王道樹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家稅務總局對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調查顯示,2022年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2.7%。

  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

  2022年,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5年前下降1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

  早上6時起,廣西樂林林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韋明快就開始忙活,“近期人造板訂單多,有來自歐盟的、日本的,最大的一筆來自越南,8000立方米!”

  “還是忙點好,心裡踏實。”韋明快說,去年是他從業23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作為一家生產人造板的民營企業,彼時,樂林面臨三大難關:原料價格高企,物流成本上升,消費市場低迷,“公司庫存積壓了6萬多立方米人造板,價值超1億元。”

  現金流被大量佔用,后續生產如何開展?韋明快想找銀行貸款,又顧慮利息高。正猶豫不決時,桂林銀行南寧隆安支行行長李炳達為他帶來了“桂惠貸”。“簡單講,‘桂惠貸’就是用財政貼息方式,幫困難企業降低利息負擔。”李炳達告訴韋明快。

  韋明快立即著手申請,“去年,我們共獲得‘桂惠貸’7350萬元,減少融資成本127萬元。”

  針對不同經營主體,“桂惠貸”差異化設計了21種產品。“我們幫樂林集團的兩家子公司辦理了‘桂惠貸’中的普惠制產品‘經營貸’,給予相應貸款每年2%的貼息。”李炳達說,“我們還為樂林集團的幾家原料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為企業供應鏈紓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於英杰介紹,2022年,廣西金融機構累計投放“桂惠貸”3349.19億元,惠及12.33萬戶經營主體,直接降低相關經營主體融資成本65.09億元。

  “去年,公司沒有裁員一人。如今,公司的國內業務蒸蒸日上,出口貿易也恢復了。”看著廠房裡機器轟鳴運轉,廠房外貨車絡繹不絕,韋明快欣慰地說。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近年來,圍繞緩解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各地各有關部門引導貸款利率持續下降,發展普惠金融,實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以保經營主體來穩就業保民生。

  “原以為沒訂單才焦慮,沒成想生意來了也急!”面對上千萬元的產品訂單,福建廈門美肯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易艷麗曾經喜憂參半:訂單是簽了,可大單也意味著需要支出更多的原料等採購資金。

  如何籌措採購資金?“政府部門和銀行聯合推出增信基金,免抵押授信,單家企業最高可獲3000萬元,利率隻有4%左右,有沒有興趣?”中國銀行廈門文灶支行的客戶經理遞給易艷麗一張宣傳頁。

  咨詢條件、問清流程,易艷麗馬上請人准備信用評估材料,提交貸款申請。不到一個月,美肯科技獲得944萬元的貸款額度授信。採購、生產、出貨……訂單順利完成。

  美肯科技獲得的這筆增信基金貸款,緣於廈門市財政局推出的“財政政策+金融工具”助企紓困“組合拳”中一項舉措。

  “經過深入調研,我們了解到,企業難,集中難在資金上。”廈門市財政局商貿金融處相關負責人說,傳統財政政策以補貼為主,但若調動金融要素,能讓1元錢發揮10元錢的效益,“針對不同類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資金訴求,我們與多家銀行聯合推出增信基金、技術創新基金貸款等不同產品,以‘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打出政策‘組合拳’,實現精准滴灌。”

  增信基金專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而設。由財政和銀行共同出資組成風險補償資金池,其中財政佔80%,銀行佔20%,一旦發生風險,雙方分別承擔80%和20%的貸款本金損失。

  “我們為銀行分擔風險,銀行為企業降利息,雙方共同讓利於企業。”廈門市財政局商貿金融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增信基金以16億元的資金池撬動160億元的信用貸款,已為全市4000多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超百億元的信用類融資,迄今用於風險補償金額為4000多萬元。

  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過去5年全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年均增長24%,去年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5年前下降1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1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介紹,2022年,人民銀行兩次降准,為實體經濟提供超1萬億元長期流動性﹔普惠小微授信戶數為5652萬戶,同比增長26.8%。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過去5年,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數量大幅增加到1.6億多戶

  1月29日,湖南寧鄉高新區,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院外,100多輛物流車載著即將發往國外的近千台高空作業平台設備啟程,產品總價值超過1億元。

  更讓星邦智能董事長劉國良高興的是,當天上午,公司剛發布一款新產品,就收到上億元訂單。“去年,供應鏈堵點打通了,原材料實現本地配套,公司接單更有底氣。”劉國良說。

  堵點的打通,得益於湖南去年6月起開展的萬名干部聯萬企“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行動。按照“龍頭企業要穩、專精特新企業要增、中小企業要活、困難企業要紓”的思路,湖南開展專項行動,全力解企業之困、穩發展之勢。

  寧鄉市組織920名干部,走訪全市1080家企業。工程機械產業鏈是寧鄉的優勢產業鏈,星邦智能作為鏈上龍頭企業,迎來寧鄉市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惠科上門。“一些上游配套企業離得太遠,關鍵零部件供應不夠迅速,影響了我們的生產進度。”星邦智能供應鏈管理中心總監胡慶豐開門見山。

  能否在本地找到配套供應商?對照年初更新的寧鄉市產業鏈圖解,王惠科從全市160多家工程機械規上企業中,找到一批具有配套供應能力的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圍繞星邦智能的需求進一步對接。

  王惠科來到位於寧鄉經開區的湖南中鋼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時,公司副總經理黎練正著急上火:“工程機械市場需求減少,來自主營客戶的訂單量同比下降了六七成。”

  隨后,王惠科又走訪了當地數家中小型配套企業,發現這些企業普遍面臨訂單減少的情況,急需尋求新市場。

  針對企業痛點,寧鄉市在經開區、高新區、市工信局同步成立企業產銷對接服務中心,著力解決企業“同城不相識”、產銷信息不對稱、對接不暢通等難題,推動企業就近配套。

  去年7月13日,寧鄉市首場產銷對接服務活動舉辦,本地23家優質且有合作意向的中小配套企業走進星邦智能,開展深度交流。最終,中鋼智能以其高精度切割工藝贏得星邦智能的青睞,雙方簽訂合作協議:中鋼智能向星邦智能提供臂車底架、轉台、臂架的切板件以及部分結構件,交貨期限為7天。這比過去外地企業交貨時間縮短一半。

  雙方“牽手”,也解了中鋼智能的燃眉之急。“我們快速實現扭虧為盈。”黎練告訴記者,去年,中鋼智能在制造方面的營收達到1.1億元,同比增長2000萬元,其中為星邦智能供應的訂單額達到2000多萬元。

  去年,寧鄉市共開展30多場產銷對接活動,達成產銷合作30多億元。

  “自‘萬名干部聯萬企’行動開展以來,湖南共下派4.68萬名干部,聯系走訪18.43萬家企業,梳理問題7.63萬個,至今已解決7.28萬個。”湖南省工信廳副廳長毛六平介紹,“下一步,我們將鞏固‘萬名干部聯萬企’行動成果,持續推動企業服務常態化、長效化,促進全省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尊重市場規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在江西省高安市,一條新規讓市民陳金玲鼓起了接手經營服裝店的勇氣。

  走進位於高安市中山路的藍色衣櫥女裝店,十幾名顧客正在挑選、試穿新衣。“今年1月接手以來,一天能做成100單左右,生意不錯!”陳金玲說,“很多顧客都是沖著‘藍色衣櫥’這個店名而來,多虧了新規出台,能直接變更經營者,讓我省掉了不少宣傳推廣的開支。”

  陳金玲說的“新規”,是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第十三條規定。這條規定允許個體工商戶直接申請辦理經營者變更登記。

  陳金玲介紹,藍色衣櫥女裝店在高安已經經營7年,高峰時日流量近千人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但原店主因個人發展規劃等因素決定轉讓。去年8月,陳金玲與原店主協商好了轉讓事宜,但在辦理個體工商戶變更經營者業務時,陳金玲打起了退堂鼓:“我看中的是‘藍色衣櫥’的名氣,但按當時的規定,我要接手的話,得先注銷原來的個體工商戶。”

  遇到類似問題的遠不止陳金玲一人。去年11月1日,國新辦舉行《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負責人在會上介紹,在制定《條例》的過程中,有很多個體工商戶反映,自己經營多年的店鋪具有獨特的字號和良好的商譽,也取得了相關的行政許可,如果要想轉讓給他人,就得先注銷再設立,這些無形資產就會滅失。“《條例》充分考慮了個體工商戶這一痛點,進行了制度創新,調整了變更經營者的方式,由原來的‘先注銷、后設立’改為可以直接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這一新規定便利了個體工商戶經營權的轉讓,既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也有利於個體工商戶持續經營。今年1月2日,陳金玲與原店主在高安市民中心成功辦理了經營者變更業務,整個流程不到15分鐘。

  “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經營主體發展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過去5年,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數量大幅增加到1.6億多戶。

  (本報記者朱磊、王雲娜、喬棟、季覺蘇、張雲河、王崟欣)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24日 13 版)

(責編:岳弘彬、趙欣悅)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