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二年全行業利潤同比增長超百分之二十
自行車行業效益持續改善(新視點)

日前,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消息顯示,2022年,我國自行車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收2100億元,同比增長3%,實現利潤超1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行業經濟效益持續改善。
“面對國內外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我國自行車行業頂住壓力、加快轉型升級,去年產量、營收等主要指標與疫情前基本持平。”中國自行車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郭文玉告訴記者。
產品結構繼續優化。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中高檔運動自行車內銷同比增長30%以上。同時,出口產品每輛平均單價達到89美元,同比增加20.9%,產品附加值明顯提高。輕量化、智能化的電動自行車產量增長明顯,具有智能功能的電動自行車深受年輕消費者青睞。近兩年,電動自行車國內銷量增長率超20%。
數字化智能化持續推進。在生產端,焊接機器人、涂裝機器人、組裝線送料機器人等應用范圍更廣,20%以上的行業企業已開展生產線自動化升級改造。在消費端,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加快應用,涌現出共享單車、集中充換電等新產品新模式。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和出口國,行業長期積累形成的國際競爭優勢和產業鏈韌性依然強勁。”郭文玉分析,今年自行車行業將在市場回暖后保持平穩增長。
基於對北京、長沙、成都等8個城市的出行數據調研,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了《2022年度兩輪綠色出行指數研究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全國城鎮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約有30次由兩輪出行完成,兩輪出行逐漸成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選擇。作為應對出行“最后一公裡”的有效方案,全國發生在軌道站點周邊的兩輪出行佔其出行總量超過20%。此外,隨著人們降碳減排意識逐步提高,自行車出行也更受歡迎。據統計,全國每日因兩輪出行而減少碳排放約1萬噸,按照百公裡油耗8升計算,相當於節省約660萬升汽油。
“面對新機遇,自行車行業將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繼續擴大中高端產品供給,不斷提升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郭文玉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1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整合資源創新方式 多元化科普助力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
-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栗翹楚)寒假剛過,全國各地的科技館、博物館再次呈現參觀高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利用假期徜徉科學的海洋,體驗技術的魅力。…
- 推動大灣區石化產業綠色發展 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產
-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杜燕飛)記者從中國石油獲悉,2月27日,隨著世界單套規模最大的8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順利投產,中國石油廣東石化2000萬噸/年煉油、120萬噸/年乙烯、260萬噸/年對二甲苯煉化一體化項目(以下簡稱廣東石化項目)打通全流程並全部產出合格產品,實現一次開車成功,進入全面生產階段,將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石化產業發展安全性。 據介紹,廣東石化項目位於廣東省揭陽市,佔地920公頃,總投資654億元,被列為廣東省制造業“十四五”規劃重點支持的四大油氣煉化基地之一和揭陽市的“一號工程”,也是中國石油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