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去年高質量辦結1487件建議提案
◎本報記者 劉 垠 實習記者 沈 唯
2月28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22年國務院部門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工作有關情況。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介紹,2022年國務院部門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721件,政協委員提案5865件,分別佔建議、提案總數的94.8%和95%,均已按時辦結。
“過去5年,累計採納代表委員所提意見建議1.8萬余條,出台相關政策措施7800余項,推動解決了一大批關系改革發展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邢慧娜說。
科技日報記者從吹風會上獲悉,近5年,科技部收到的建議提案年均增長20%以上,內容涵蓋基礎研究、企業科技創新、科技人才、科技體制改革、民生科技等方面。
“科技部將建議提案辦理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堅持‘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去年承辦的1487件建議提案均實現高質量辦結,做到了辦件溝通率、按時辦結率、辦理滿意率三個100%。”科技部黨組成員、秘書長林新說。
不僅健全組織機制、規范辦理流程,科技部還將建議提案與年度重點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力爭做到完成一件建議提案,解決一批相關問題,帶動推進一方面工作。
林新以基礎研究為例說,針對6名代表和287名委員提出關於加強基礎研究的建議,科技部在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規劃中積極採納,並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2022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例達到6.3%,推動基礎前沿領域產出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科技體制改革也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議題。2022年,科技部收到涉及科技體制改革的建議提案有100多件。
“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改革任務取得了積極進展。”林新介紹說,在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方面,聚焦國家重大需求,組織實施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面對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需求,啟動實施一批應急攻關項目﹔聚焦健全科技人才發展機制,出台關於完善科技激勵機制的意見,持續開展3輪科技人員減負行動,推出減表、解決報銷難、檢查瘦身等10多項具體措施,開展科技人才評價和成果評價改革試點,等等。
不僅如此,科技部還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科技創新治理。比如,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新出台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稅收抵扣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進行科技前瞻布局。支持企業參與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與承擔國家科技任務。
關於青年科技人才的話題同樣備受關注。2022年,科技部收到與科技人才相關的建議提案60余件,大部分談到了青年科技人才。具體建議包括改革評價機制、支持青年人才當主角、培養拔尖人才、保障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業等內容。
如何更好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林新回應稱,科技部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部署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措施,為青年科技人員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環境。
“在實踐鍛煉方面,依托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平台,鍛煉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林新透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門設立了青年科學家項目,去年68個重點專項共設立400余項青年科學家項目,支持青年科研人員承擔參與重大科技任務。相關機構的科研基金和專項也對青年人才擔任負責人比例提出明確要求。
林新說,在完善政策方面,則是保障青年人員潛心研究。加大基本科研業務費對青年人才的穩定支持力度,推動科研單位面向新入職的科研人員開展科研職業生涯啟蒙培訓,堅決破除“四唯”,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引導青年科技人員潛心研究、矢志報國。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使用作為工作重點,研究總結科技人才的成長規律,了解青年科研人員職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和特殊需求,認真研究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制定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努力營造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林新說道。
(科技日報北京2月28日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整合資源創新方式 多元化科普助力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
-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栗翹楚)寒假剛過,全國各地的科技館、博物館再次呈現參觀高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利用假期徜徉科學的海洋,體驗技術的魅力。…
- 推動大灣區石化產業綠色發展 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產
-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杜燕飛)記者從中國石油獲悉,2月27日,隨著世界單套規模最大的8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順利投產,中國石油廣東石化2000萬噸/年煉油、120萬噸/年乙烯、260萬噸/年對二甲苯煉化一體化項目(以下簡稱廣東石化項目)打通全流程並全部產出合格產品,實現一次開車成功,進入全面生產階段,將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石化產業發展安全性。 據介紹,廣東石化項目位於廣東省揭陽市,佔地920公頃,總投資654億元,被列為廣東省制造業“十四五”規劃重點支持的四大油氣煉化基地之一和揭陽市的“一號工程”,也是中國石油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