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廣州:發揮主攻手作用 爭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派、實干家

初梓瑞 王雅蝶 周睿 寧玉瑛
2023年03月14日12:56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廣東經濟的‘危’源自高質量發展不足,‘機’要靠高質量發展才能緊緊抓住。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近期召開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要求,擂起新時代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鼓,奏響廣東奮進新征程走在前列、當好示范的強音,以新擔當新作為奮力實現廣東現代化建設新的跨越。

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當日,廣州對全市推進高質量發展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進一步強信心、穩預期、聚力量。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省會城市,如何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廣州貢獻?如何讓全市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在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廣州用奮勇爭先的勇氣和走前列、挑大梁的底氣,讓廣州成效破土而出。

看環境——

實施1.0到5.0改革 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回顧歷史長河,廣州憑借地理位置的優勢,成為海外貿易的“先行者”,商都文化延續千年。進入新時代,廣州面對的壓力不僅來自於GDP的增長,更來自於高質量發展的多方面要求。在新挑戰下,如何擦亮千年商都名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成為應有之義。

2018年以來,廣州逐年迭代實施營商環境1.0到5.0改革,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之“穩”,謀發展之“進”。2021年9月,廣州入選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2022年,廣州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深化改革攻堅,推進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50項改革舉措在全國復制推廣,電子政務等3項指標代表國家向世界推介,持續釋放發展動力和活力。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廣州實有各類市場主體315.55萬戶,比2021年底淨增長約12萬戶,營商環境穩企暖企援企安企作用持續顯現,為高質量發展牢固根基。

“近年來,廣州市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強市戰略,推進實施‘鏈長制’,培育6個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智能網聯汽車、數產融合、綠色發展等多項工作領跑全國。”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高裕躍表示,2022年,全市工業增加值近7000億,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連續兩年企穩回升,工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稅收(含海關代征)佔全市比重達53.1%。汽車年產量突破310萬輛,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一……數據背后,是廣州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的生動實踐。

第十九屆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第二十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第一屆全球消費者大會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廣州發展論壇等相繼在廣州舉行,這些,正是廣州持續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營商環境的具體寫照。站在新的起點上,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陳彥川提出“激活消費市場”“強化貿易投資”“優化招商引資服務”三大舉措,將把世界級商圈的開工建設和傳統商圈的提質作為工作重點,夯實外貿和消費“雙萬億”全國第三城地位,用心用情解決企業困難,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務。

“2022年,廣州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近1000億元。”廣州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廣州稅務部門堅持以人為核心,助力廣州成為增強企業信心、吸引企業投資、鼓勵創新創業的沃土。通過提供優質高效的納稅服務,不斷創新稅收服務﹔積極打造“雲稅廳”,優化與各區定位相匹配的稅收營商環境,提升全渠道的服務水平,用貼心服務為企業減負,讓企業敢闖敢試。

辦稅服務廳從“窗口辦”“排隊辦”轉變為“智能辦”“自助辦”,為納稅人繳費人打造更加智能的辦稅服務體系。今年,迎來全國連續推出“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第十年,廣州稅務明確將以稅收現代化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多措並舉,凝心聚力。廣州正持續深化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依法保護企業家權益,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凝聚各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力量。

看信心——

企業積極轉變發展方式 轉換增長動力堅守正業之道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高質量發展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廣州一大批企業堅定初心、沉著冷靜、穩中求進、積極作為:“聚力打造‘智車’之城,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發揮大院大所作用,為高質量發展貢獻科創力量”……在廣州拼搏創業的企業家們正為廣州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合力,積極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廣州貢獻。

立足廣州“汽車重鎮”的定位,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已成為汽車產業變革的主流趨勢並加速演進,廣州汽車產業需要在智能網聯化浪潮中搶佔先機、把握主動。具體而言,“智車之城”打造,既要塑強產業集群“硬支撐”,又要優化法治“軟環境”。

“研究院將堅持扎根廣州,堅持戰略定位,堅持學科發展方向,堅持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堅持做有用的技術,通過聚焦主責主業,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凝聚高端人才,助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賦能廣州市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大灣區空天信息研究院總工程師周斌說。

廣州市工商聯主席,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梁耀銘表示,要打造國際先進醫檢產業集團,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接下來,我將團結帶領全市廣大民營企業和產業集群上下游企業,共同為廣州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湖清介紹,去年,廣州建筑在世界500強企業榜單排名第360名,比2021年提升了100名,成為全球建筑與工程企業中排名進步最大的企業。“今年,廣州建筑將全力沖刺營收利潤實現15%增長,奮力打造世界一流城市建設運營商,為‘建設千年羊城’作出貢獻。”

“推進創新、產業、資本良性循環,為‘制造業立市’貢獻力量,廣州工控有信心、有決心,今年將繼續保持企業經營發展指標和工業生產總值雙位數增長,專精特新企業累計達到80家,為全力推動廣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景廣軍表示。

信心足,干勁更足。在新形勢下,企業家們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正業之道,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自覺前行。企業家們紛紛表示,將充分發揮高質量發展主力軍作用,堅定信心、投資廣州,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力爭上游趕超一流,助力廣州高質量發展。

看未來——

走前列、挑大梁 爭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派、實干家

從春天出發,向勝利進軍,廣州將要呈現什麼樣的未來?

廣州高質量發展大會指出,各部門要充分發揮高質量發展主攻手作用,爭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派、實干家,圍繞企業所需、基層所盼謀劃推動工作,聚焦公平競爭、降低經營成本、緩解融資難題、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等,提升政策措施實效,積極爭取更多支持,打通政策制定“最先一公裡”和落地“最后一公裡”。

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陳彥川明確,要進一步凝聚“投資廣州,就是投資未來”的城市共識。他表示,2023年,將著眼商務高質量發展,用好廣州“千年商都”的商脈稟賦,推動消費提質擴容,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大抓招商引資。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高裕躍指出,將做強做大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等五大支柱產業,培育壯大新型儲能、信息安全、空天經濟、海洋經濟等新動能,打造8個萬億級、13個千億級和一大批百億級產業鏈群。研究制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促進汽車消費等政策,營造更優政策和制度環境,提振廣大企業發展信心。

在筑牢科技自立自強根基方面,廣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孫翔表示,廣州將聚焦“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全鏈條,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推動科技創新的“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增量”,廣州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抓住《南沙方案》重大機遇,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鄧毛穎表示,將全力服務廣州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以“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為目標願景。圍繞“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耕地集中連片保護,騰挪拓展建設用地空間,支撐縣鎮村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此外,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營商環境,主動靠前服務,助力“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最近,廣州又因五湖四海的人們“用腳投票”而“擠”上熱搜: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廣州位居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首位。大家紛紛感嘆,“這是‘甜蜜的煩惱’,熟悉的廣州又回來了。”

春天已來,煙火氣在這座城市不斷升騰,廣州正以真抓實干描繪高質量發展藍圖。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