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內教育:以就業為目標 培養數字化時代的新型ICT人才

近日,在2023年華為北京政企合作伙伴大會暨頒獎典禮上,達內教育獲評華為“人才生態發展獎”。達內教育是華為ICT人才生態的重要參與者,積極承擔著培養數字化時代的新型ICT人才的重任,共建良性可持續的人才生態。
此前,在華為中國政企伙伴聯盟年會上,達內教育還斬獲了華為“2022年十佳HALP”稱號。
合作五年,達內獲五大方向華為認証授權
“幾年來,我們與華為合作的過程,也是在踐行‘以就業為目標’的初心,為全產業培養與輸送合格的ICT人才,哪裡有IT企業,哪裡就有達內學員。”達內IT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韓少雲表示。
在技術崗位求職中,能夠通過華為認証的候選人,也代表著自身的技術實力得到了行業認可,更有資格獲得面試、入職、轉崗和加薪的機會。
就業是衡量職業教育的標准之一,成立20年以來,達內教育也在嘗試不斷擴充課程類型,提升課程服務質量,為年輕人更快、更好就業加碼。自2018年成為華為培訓與認証合作伙伴(HALP)以來,截至目前,達內已經獲得六項華為認証課程授權,包括華為數通HCIP、華為數通HCIE、華為雲計算HCIE、華為人工智能HCIP、華為高斯數據庫HCIA、華為鴻蒙HCIP。
HALP(Huawei Authorized Learning Partner),是經華為公司嚴格評估、授權,接受華為公司監督和管理,面向公眾提供華為授權培訓項目,與華為一起致力於ICT人才培養事業的專業社會培訓機構。獲得華為“2022年十佳HALP”稱號,也是對達內五年來持續為行業培養數字化高技能人才的認可。
據悉,華為不僅是達內的戰略合作伙伴,也是其企業人才生態聯盟的成員之一。每年,都有諸多達內學員進入華為就職,僅在2023年3月,就有2名達內學員成功入職華為北京、江蘇公司。
韓少雲表示:“像華為這樣的名企最懂產業需求與職業標准,達內的教研內容從產業中來,而達內的教學成果,也就是學員,也終將回歸產業。”
高通過率!達內培養ICT“塔尖”人才
根據歐盟委員會相關統計,眼下,ICT行業佔全球總研發投入的41.5%,是研發費用支出的第一大行業,這也催生了大量ICT人才需求。人社部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雲計算人才仍將有近150萬的缺口,網絡安全人才有近300萬缺口。
目前,ICT行業急需更多可以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的咨詢專家、致力於ICT基礎技術國產化的高層次人才、ICT運維服務專家及網絡信息安全專家。此外,傳統行業、政企市場在雲計算及網絡安全服務的推動下,也在關注ICT技能的缺口,吸納復合型人才,或者進行現有人員的技能升級。
在此次華為北京政企合作伙伴大會,其相關負責人表示,ICT人才的培養不可能僅依靠一兩家企業,最重要的是聯合伙伴的力量,持續、規模地進行人才培養和輸出。達內教育深諳IT人才培養之道,輸送行業需要、市場緊缺、勝任崗位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是達內的目標,與華為的戰略合作已長達五年。
在達內看來,有價值的ICT技能培訓並非是簡單的用“人才數量”填補產業所需的崗位缺口,而是用“人才質量”確保產業發展的技術缺口,要培養ICT的全面手。尤其對於政企市場而言,人才的技術技能、項目經驗、職業素養缺一不可,而達內教育在培訓經驗、服務質量、師資力量、資源投入、教學模式、職業規劃等方面,都領先行業水平。
為了讓學員的專業技能符合產業需求,達內投入大量資源,採購華為實驗設備,將硬件實操融入課程中,打造真實的實戰環境,讓課程理論與應用實踐相結合,避免學習與項目割裂。此外,華為認証課程的講師、答疑老師,均持有HCIE高級認証,能夠幫助學員理清學習脈絡,提供陪伴式學習服務,向華為技術專家順利進階。
在2023年一季度,就有五名達內學員順利通過了華為雲計算HCIE認証。據悉這是華為認証體系中含金量最高、難度最高的考試,對於在華為生態企業就職的職場人而言,這是職場加薪晉升的必備條件。
考下HCIE雲計算証書的達內學員,能夠適應多個方向的崗位需求,比如管理崗位,任IT 主管、項目經理﹔工程技術崗位,包括雲計算工程師、系統工程師、軟件工程師和數據工程師等﹔運行維護崗,諸如數據庫管理員、系統管理員、服務器管理員等。
“沒有數字人才,就沒有智能未來”。面向未來,達內教育還將繼續攜手華為,一起建立開放、有序、健康、有競爭力的合作體系,以及陽光、穩定、互信、共贏的合作氛圍,貢獻ICT人才生態建設最佳實踐,繼續傳遞人才生態理念,繁榮ICT人才生態,共創行業新價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