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打通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堵點 護航數字中國全面發展

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2024年05月25日09:0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從更智能化的交通信號燈系統,到更便捷的無感泊車扣費服務,再到更人性化的智慧養老平台……隨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數據要素的價值愈發凸顯,已深度融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共同譜寫著數字經濟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的嶄新篇章。

近日,國家數據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外發布《關於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全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全面突破,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現一批數字文明時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式現代化城市。

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而智慧城市則是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載體和重要內容。

《指導意見》將為智慧城市的發展帶來哪些深刻變革?

“《指導意見》落實數字中國整體布局框架與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系統觀念、問題導向。”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介紹,《指導意見》從全局戰略角度出發,緊扣全領域推進業務轉型、全方位增強能力支撐、全過程優化轉型生態三大維度,部署了一系列推進舉措。

具體而言,一是全領域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充分釋放數字生產力。針對智慧城市底座重復建設、各板塊協調不足、韌性強調不夠等情況,《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完善城市數字化共性基礎環境,形成一批可感可知場景,並將城市韌性安全發展放在更突出位置。

二是全方位增強城市數字化轉型支撐,深度激活戰略要素。針對智慧城市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賦能不足、數據資源價值釋放不夠等情況,《指導意見》聚焦數字中國“兩大建設基礎”在城市層面的落地實施,提出要發揮協同效應建設完善城市數字基礎設施,加快構建數據要素賦能體系。

三是全過程優化城市數字化轉型生態,系統變革組織架構。針對智慧城市相關制度機制難以適配數字生產力快速發展、缺乏長效化運營、區域數字化合作待深化等情況,《指導意見》在推進適數化制度創新、創新運營運維模式、推動數字化協同發展三方面做出了部署。

可以預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正邁向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新階段。記者注意到,諸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政務等領域的加速落地,正不斷刷新著市民對城市生活便利化的期待。

“《指導意見》緊扣時代脈搏,科學研判城市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形勢。”王志勤認為,這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指導意見》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全領域、全方位、全過程有序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為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指明了前進方向。

二是《指導意見》准確把握智慧城市發展規律和時代需求變化,立足新階段、新形勢,系統性地部署了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四梁八柱”,為新時期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明確了主攻方向、任務表和路線圖。

三是《指導意見》深刻把握數據的基礎資源和創新引擎作用規律,將數據要素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運行全過程,通過支持城市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分級分類有序推進,將數據要素頂層設計和地方實踐探索相結合,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更具活力的先進經驗與創新舉措,走出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

“《指導意見》的落實涉及領域廣泛、實施難度較大、時間跨度較長,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協同推進。”王志勤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國家目標的引領作用,與本地實際緊密結合,強化央地協同、城市主責推進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綜合協調和政策保障,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責編:陳鍵、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