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好品中國丨穿越千年,實“荔”出圈

2024年05月25日09:5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又到了荔枝

大量上市的季節

殼似丹珠、肉如脂玉

這一古老而珍貴的明星果品

一上貨架便帶來

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穿越千年,荔紅依舊

荔枝起源於中國

栽培歷史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

兩千多年后的今天

中國的荔枝種植面積和產量

也是世界第一

產區主要分布在

廣東、廣西、海南、福建

四川、雲南等省份

2023年

全國荔枝種植面積790.12萬畝

總產量328.50萬噸

其中廣東種植面積396.91萬畝

產量160萬噸

廣東最大的荔枝產業基地茂名

種植面積142.65萬畝

產量62.09萬噸

茂名位於南海之濱

廣東省西南部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夏長冬暖、雨量充沛

常年平均氣溫22.8℃∼23.4℃

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

是荔枝栽培的最適生態區

據記載

茂名自秦末漢初

便是荔枝的故鄉

現存最老的古荔枝樹

樹齡達1935年

全市千年以上荔枝樹超過350株

五百年以上的超過1000株

百年以上的超19600株

那些年歲上百、上千的荔枝樹

每年仍然在開花結果

得以讓我們與古人同享

來自同一棵樹的甘美

吳佰洋 攝

吳佰洋 攝

“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

提到荔枝

人們最熟悉的

往往是妃子笑等

常見品種

而在茂名的荔枝宇宙中

規模化種植品種有30多種

收納的種質資源達700多份

優質品種主要有

妃子笑、桂味、白糖罌

糯米糍、雞嘴荔、嶺豐糯

井崗紅糯、冰荔、仙進奉等

妃子笑在轉紅前

已經味甜可食

桂味清甜多汁

果如其名

有桂花香味

白糖罌

爽脆清甜

汁多肉厚核小

……

荔枝味美

對氣候變化卻異常敏感

冬季低溫不足影響成花率

雨水過多影響結果

加之“大年”之后

出現“小年”的

規律性表現

今年全國荔枝普遍減產

尤以中晚熟品種減產較多

物以稀為貴

荔枝的價格也比往年要高

林奕余 攝

林奕余 攝

從“靠天吃飯”

到“知天而作”

離不開科技賦能

2022年5月

茂名荔枝產業大數據平台

正式投入運營

平台建成以來

向30萬種植戶發布

荔枝生產動態、水果病虫信息

水果防台風災害應急信息等

5G消息約1190萬條

專家解答技術問題1000多條

實現信息技術

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果中珍品,實“荔”出圈

荔枝果實嬌貴

極其不易保鮮

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提到

“若離本枝

一日而色變

二日而香變

三日而味變

四五日外

色香味盡去矣”

因此在古代

對於非產區的人們來說

荔枝算是絕對的奢侈品

為荔枝“代言”上千年的

白居易、蘇軾

也是因為被貶謫的原因

才得以吃到樹上熟的荔枝

實現“荔枝自由”

得益於保鮮技術的進步

和物流網絡的高速發展

如今的人們

縱然相隔萬裡

也能吃到新鮮荔枝

採用精准控溫控濕冷藏保鮮技術

桂味、妃子笑、白糖罌等品種

鮮果期可達25天左右

出庫后在室溫自然條件下48小時

果色果味也能得到保証

使用長效氣調保鮮技術

妃子笑、桂味等品種

保鮮期能達到40天以上

荔枝凍眠技術的應用

讓荔枝能夠在

保持口感的同時

實現周年供應、四季可食

荔枝消費以鮮果為主

近年來

茂名等荔枝主產區加工企業

生產的荔枝干、荔枝點心、荔枝果凍

荔枝果汁、荔枝果酒、荔枝罐頭

荔枝果醬、荔枝冰淇淋等產品

也越來越受市場歡迎

讓我們總能在

不同時間

不同地點

不同的美食裡

反復愛上荔枝

“荔枝+”的各種解法

正在創造更多可能

誰能不愛這紅紅火火的

大吉大“荔”?

吳佰洋 攝

吳佰洋 攝

全國特產“大摸底”你還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薦?人民網《好品中國》欄目與你一起發現更多“中國好品”!

來源︱人民網

總策劃︱張玉珂

監制︱李娜 涂勝 劉雲 張永生

策劃︱翟巧紅

文案︱趙雯 朴馨語

字體︱萬祥生

設計︱安然

支持︱茂名市委宣傳部 茂名市農業農村局

數據︱《廣東農村統計年鑒2023》 《中國·茂名 荔枝產業發展白皮書(2024)》

(責編:申佳平、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