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立體交通網總裡程超600萬公裡,一大批重大項目建成運營——
交通強國建設邁出新步伐(銳財經)

![]() |
近年來,江西省豐城市在完善城區立體交通“大動脈”的同時,統籌推進農村公路等“微循環”建設,帶動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向鄉村覆蓋延伸,更好滿足城市發展和群眾出行需求。圖為豐城市贛江水域,大橋與碧水、綠樹、建筑相映成景。 |
1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交通運輸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今年一大批重大項目順利建成運營,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總裡程超600萬公裡,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6軸7廊8通道”已建成路線裡程超過26萬公裡,建成率約90%,交通強國建設邁出新步伐。
行業發展內生動力增強
關於2024年交通運輸發展,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談到了3個方面。
需求更旺。2024年春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到84億人次﹔國慶假期7天,出行人數達到20億人次,平均每天2.86億人次。從全年看,預計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約645億人次,同比增長5.2%左右﹔完成營業性貨運量約565億噸,同比增長3.5%左右。龐大交通運輸需求,增強行業發展內生動力。
基礎更牢。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總裡程超600萬公裡。今年預計新頒証民用運輸機場5個,鐵路營業裡程超16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超4.6萬公裡。新增公路通車裡程約5萬公裡,其中新改(擴)建高速公路超過8000公裡。
后勁更足。一攬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見效,11月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都在加快,同比分別上升4.2%和3.7%。
談及2025年重點工作,李揚表示,抓好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加快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發揮綜合交通運輸優勢,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預計2025年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望達到3000億元。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鐵路體制改革,加快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通過改革釋放發展活力。狠抓安全生產,讓出行更安全。
港口貨物吞吐量保持增長
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12月22日,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創下全球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新紀錄。
李揚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港口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效。1—11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60.4億噸,預計今年全年完成175億噸,同比增長3.4%左右。1—11月,我國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億標箱,同比增長7.3%。
此外,在建設投資方面,1—11月投資達到1223億元,同比增長6.9%。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等項目加快推進,蘇州港太倉港區建成長江干線最大商品汽車滾裝碼頭。在樞紐功能方面。我國海運連接度保持全球領先,港口鐵水聯運加快發展,1—11月,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15%左右。在綠色智慧轉型方面。11個國際樞紐海港港內集卡清潔能源使用率佔比超過60%,沿海主要港口煤炭、礦石等大宗散貨綠色疏運比例超過85%,上海港、大連港、寧波舟山港積極提升綠色甲醇、生物燃油等船用綠色燃料的加注能力。我國已經建成全自動化碼頭52座,應用規模、作業效率、技術水平都居於世界前列。
李揚表示,將繼續聚焦建設世界一流港口這一任務,支持港口發揮樞紐功能、開展綠色智慧升級,不斷提升港口高質量發展水平。
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
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兼綜合規劃司司長吳春耕表示,今年以來,交通運輸部積極發揮重大工程項目牽引作用,擴大交通有效投資,預計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約3.8萬億元,保持高位運行。
具體看,一大批重大交通工程項目順利實施,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池州至黃山等高鐵建成投運,蘭海、銀昆國家高速公路主線今年實現貫通,平陸運河等一些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建設,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開工建設。“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馬不停蹄,‘進度條’不斷刷新,為交通投資保持高位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吳春耕說。
吳春耕表示:“我們制定出台《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2025年版)》,包括20個左右重大工程包、40個左右單體重大項目,都將在2025年謀劃啟動或者有序推進實施。其中,重大工程包主要包括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聯通提質工程、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網完善工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程、都市圈城際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內河水運體系聯通工程、沿海港口提升工程等。”
“對40個左右單體重大項目,我們將指導各地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加強資金要素保障,加快審批進度,全力推動建設實施,力爭形成‘建成一批、續建一批、新開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互動。”吳春耕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