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優化營商環境力度加大——
讓經營主體長得出長得高長得壯(銳財經)

![]() |
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不斷強化企業在資金、用工、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服務企業生產經營,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圖為工人近日在保康縣一家民營企業生產車間內加工服飾。 |
![]() |
為優化營商環境,國家稅務總局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為科創型中小企業送政策、送服務、促發展,持續深化“政策找人”,為轄區內企業提供“一企一策”服務,助力企業健康成長。圖為近日,稅務部門服務隊隊員在廣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產品出口及惠企政策落實情況。 |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近期,全國各地圍繞公平、高效等關鍵環節,出台多項新舉措,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力度,讓更多經營主體長得出、長得高、長得壯。
回應民營企業現實關切
最近,北京海關發布的一組數據引發了廣泛關注:北京地區民營企業進出口已連續15年保持增長並創下歷史新高,2024年北京民營企業外貿規模首次突破4000億元。其中,集成電路、電腦及其零部件、玩具等商品出口分別增長79.1%、37.9%、269.8%。
這一成績,既展現出民營經濟的活力,也反映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效果和意義。今年以來,不少地方圍繞企業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介紹,2024年,上海優化營商環境150項改革舉措全面完成,全年為經營主體減負超過1160億元。2025年,上海將進一步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鼓勵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城市更新、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等領域項目建設和運營。
“2024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預計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左右。但我們仍存在運輸結構不優、物流與產業融合不夠、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江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慶紅說,《江西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重點任務清單》給出49條舉措,出台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政策、降低物流企業貸款利率等舉措。
青海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崔智說,青海近年來先后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年”“優化年”“攻堅年”“提升年”,營商便利度較2019年提升65%,跑出了營商環境優化“加速度”。未來,要常態化助企暖企,幫助企業化解發展難題,健全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和解決問題機制。
利用數字技術優化服務
好政策落實好,離不開一次次具體事項的辦理。除了直接回應企業關切,如今很多地方還積極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最新發展成果,優化辦事服務體系。
比如,打開江蘇政務服務網,主題集成服務、“一企來辦”政務服務平台等專區被置於十分突出的位置。政府採購、投資項目審批、惠企政策兌現、涉企稅費服務查詢辦理等模塊簡潔明了,一個網頁就接入了許多部門的服務職能。據了解,“關於深化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的決定”已作為協同立法項目被納入江蘇省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計劃項目。
在遼寧,不斷夯實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水平是工作發力點。遼寧省數據局(營商環境建設局)副局長楊鬆濤說,遼寧積極推動線上線下同步深化改革,推進各地區自建政務服務系統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遼事通”、“遼政通”等深度對接,實現一次搜索、一次咨詢即可獲取所需服務。
在浙江,加大高質量數據供給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頭戲。“浙江加快推動高質量數據集語料庫建設,實施高質量數據開源開放倍增計劃,探索數據要素價值化路徑,完善數據要素定價、流通、交易、使用、安全等政策標准和體制機制,創新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方式,優化數據跨境流動監管措施,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有力的數據要素支撐。”浙江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杜旭亮說。
形成更多“政策合力”
無論是解難題,還是優服務,歸根到底是為了讓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廣大經營主體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在實踐中,越來越多的部門開始結合自身領域出力獻策,共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
2024年,河北省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為企業減負53.91億元,發放就業補助專項資金33.26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4.42億元﹔幫助近7000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缺口2萬余人。“近期,我們對2025年全省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全年將壓茬開展10項專項行動,確保月月有招聘、服務不斷線。”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新聞發言人李倉志說。
“我們著力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的方向、力度和節奏,推動民營經濟貸款平穩增長。截至2024年末,全省民營經濟貸款余額2.66萬億元,同比增長5.37%,超過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0.68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楊民說。
海南省營商環境建設廳改革創新處處長桂一文說,目前海南“政企約見”系統已接入52個省直部門機構、18個市縣政府及其部門機構共計757家單位,企業既可以約見省直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也可約見市縣領導及市縣部門負責人。企業提交約見訴求后,系統還有一套跟蹤督辦流程,要求政府部門在規定時間內與企業進行見面,填寫約見情況反饋給企業。
專家表示,隨著越來越多政策合力的形成,各地營商環境有望進一步優化,為2025年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創造更加積極的條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