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超90億人次勾勒出流動中國 彰顯經濟發展活力

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2025年02月24日09:0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為期40天的2025年春運,於2025年2月22日落下帷幕。這場承載著億萬人民團圓夢想的遷徙,不僅是一場跨越千山萬水的奔赴,更是展現中國經濟發展活力、彰顯民生溫度的舞台。

回顧旅程,數據令人振奮。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從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高達90.2億人次,相較於2024年春運,實現了7.1%的增長,折射出人們旺盛的出行需求,彰顯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活力。

數據顯示,公路人員流動量以83.9億人次的成績成為此次春運的主力軍,其中自駕出行量達到71.7億人次,佔比79.4%,成為春運路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公路營業性客運量同樣功不可沒,達到了12.2億人次,一輛輛營運車輛穿梭在城鄉之間,為那些不便自駕的人們保駕護航。

鐵路,作為國民出行的大動脈,同樣是春運的主力軍之一。5.1億人次的旅客發送量,同比增長6.1%,見証著鐵路人的堅守與擔當。在黑龍江省哈爾濱,許多南方游客慕名而來,他們乘坐高鐵一路向北,體驗冰雪世界的魅力,鐵路運力的提升讓這一切變得便捷順暢,也為當地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春運首日,乘坐K4159次列車的旅客准備檢票乘車。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春運首日,乘坐K4159次列車的旅客准備檢票乘車。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春運期間,鐵路12306系統單日售票量最高達2162.6萬張,創歷年春運單日售票量新紀錄。鐵路部門利用12306大數據“把脈”出行需求,精准調配運力,夜間高鐵車次加密,普速列車持續開行,公益性“慢火車”穿行在偏遠山區,較好地滿足了旅客多樣化出行需求。

貨運方面,鐵路同樣交出亮眼答卷。4.15億噸貨物發送量,同比增長5.4%,彰顯經濟“壓艙石”作用。大秦、瓦日等貨運干線滿負荷運轉,全力保障電煤、糧食、化肥、春耕和節日重點物資運輸,做到優先保障、應裝盡裝,國家鐵路日均裝車17.16萬車,全國371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平均可耗天數持續穩定在20天以上,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提供了有力支撐。

春運期間,中歐(亞)班列累計開行3230列,同比增長0.7%,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發送貨物10.3萬標箱,同比增長24.1%,中老鐵路發送跨境貨物64.2萬噸,同比增長8.1%,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注入“強心劑”。

再看民航,902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73.9萬班的航班數量,均創歷史新高。春運期間,日均225.5萬人次旅客選擇民航出行,較去年增長7.4%,全國航班正常率高達94%,出行品質顯著提升。

旅客在首都機場值機櫃台辦理乘機手續。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旅客在首都機場值機櫃台辦理乘機手續。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攝

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民航春運從過去的“火幾天”升級為“火全月”,除了除夕當天,春運期間,民航單日旅客運輸量均超200萬人次,2月3日返程高峰更是達到248萬人次的歷史新高。國內“4+2+N”航線格局火爆,“北上廣蓉”間航線繁忙依舊,東北冰雪游、海南避寒游、昆明等地特色游航線一票難求。

隨著中國免簽政策放寬,免簽“朋友圈”進一步擴大,春運跨境出行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國際客運航班日均1921班往返,比2024年春運同期增長27.1%。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春運期間,入境民航旅客量超461萬人次,比去年春運增長約25%。出入境航線實際執行航班量超9.2萬班次,比去年春運增長超24%。

春運期間,民航運力調配科學精准,日均客座率84.5%,民航全力保障亞冬會,867班航班護航賽事﹔海南島內機場協同發力,保障4.7萬班進出島航班,同比增長10%。服務細節盡顯溫情,從航班准點保障到特殊群體關懷,從支付便利化到信息精准推送,優質的民航服務讓出行體驗更美好,同時拉動了國內國際消費需求進一步增長。

2025年春運圓滿收官,這不僅是一次短暫的人口大遷徙,更是對我國交通事業發展成果的一次全面檢驗。90.2億人次的流動,見証了我國交通網絡的強大承載能力,也彰顯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活力。

(責編:郝帥、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