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航海日公告》發布
新質生產力賦能 我國航海業邁向智能化、綠色化新征程


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喬雪峰)海之浩渺,夢之無垠。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文明的淵藪,更是連接全球的藍色紐帶。中華民族的航海史詩綿延千年,熠熠生輝。
7月11日是我國第二十一個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實施日。2025年中國航海日活動的主題是“綠色航海,向新圖強”。
為進一步弘揚新時代航海精神,傳承航海文化,增強全民的航海意識,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航海日活動組織工作委員會於7月11日發布了《2025年中國航海日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指出,作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約95%的進出口貿易貨物量通過海運完成,海運航線和服務網絡遍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海運設施體量最大、海上運輸貨物最多的國家,港口規模、船員數量、船隊規模、造船產量、海洋漁業規模等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萬億元。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公告》指出,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海運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公告》提出,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推進海洋科技自立自強,加速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與航海的深度融合。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推動智能船舶從研發邁向大規模商用,實現海運調度智能化、港口作業自動化、物流信息實時化。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船隊與智慧港口集群,深度挖掘海洋資源價值,驅動海洋經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公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雙碳”目標落地,全面實現綠色轉型。加速新能源船舶、低碳環保航運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打造綠色港口、綠色航道,構建全鏈條綠色海運體系。強化海洋環境保護,守護人類藍色家園,為全球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引領世界海洋經濟綠色發展潮流。
《公告》提出,要拓展開放合作的發展空間。深度融入全球海洋治理體系,推動完善海事等領域制度規則,促進航運規則、標准的國際互認。攜手打造暢通、高效、安全的國際海運大通道,為促進海洋文化交融、增進海洋福祉提供中國智慧與方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