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以科學普及為“基石” 展示水利科技創新成就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歐陽易佳)“數字孿生三峽就是在計算機裡給三峽大壩造一個‘孿生兄弟’。不僅讓它們‘長得’一模一樣,現實版三峽所要經歷的風雲變幻、水位漲落,它都同樣會經歷,兄弟倆可以說是同呼吸、共命運,面對風雨,一起抗!”
“異重流調沙這一科學創舉不僅是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守護,更是對華夏文明根基的捍衛,讓我們共同守護這條流淌著中華文明的母親河,讓黃河生生不息,歲歲安瀾。”
“從古代的‘雨雪分寸、飛馬報汛’,到今天的‘毫米級、分鐘級精准測報’,我們走出了一條從‘被動記錄天災’到‘主動守護生命’的非凡之路。如今,水利測雨雷達給了我們保障水安全、守護千萬家的能力和底氣!”
……
第六屆全國水利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近日在水利部機關舉行。本屆大賽科普講解內容貫通古今,既深情回溯了中國古人治水智慧的文化遺產,又清晰講述了新中國水利建設科技創新的動人篇章。大賽旨在向全社會廣泛科普水利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展示水利科技創新成就,激發社會公眾參與水利科普熱情。
“今年暑假,我在家鄉通過志願服務到社區講解水利知識,我會特意確認他們是否聽懂,找到大家的知識盲區。臨別時,我收到大家的熱情感謝。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這項工作充滿了價值與意義。”一位首次參加全國水利科普講解大賽的大學生難掩激動心情表示,“這次能來到水利部參加總決賽,於我而言是一次寶貴經歷,不僅鍛煉了大舞台上的講解能力,通過專家點評,讓我對如何做好科普講解有了更深理解。”
“新時代水利科普不是‘灌輸’,而是‘啟發’,全國水利科普講解大賽是水利領域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權威性最高的科普盛事。不僅是水利人講水利,我們也歡迎全社會各行各業有興趣從事水利科普工作的朋友參加大賽。”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賽評委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胡亞安表示,科技創新是推動發展的“尖兵”,科學普及則是“基石”,兩者需並重發展。本屆大賽精彩紛呈、亮點頻出,參賽選手選題視野開闊、講解通俗易懂,展現出我國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社會各界的不懈探索,實現了科學內涵和人文關懷有機融合,讓公眾對水利知識更加了解,對水利事業更加認同。
據了解,全國水利科普講解大賽作為水利科普品牌活動,從2020年開始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成為宣傳普及水利科學知識、提高水利科普講解水平、提升水利科學傳播能力的良好平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