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了解到,已经被各家银行陆续暂停达两年之久的“存抵贷”业务,从上月起“重出江湖”。但目前该业务仅针对小微贷款的公司客户,暂未扩展到客户群体巨大的房贷领域。
据了解,“存抵贷”业务最早由深发展银行率先推出,随后迅速被各家银行所模仿,并在前几年的各银行吸储大战中成为一项竞争利器。尽管各家银行的业务名称不同,但内容均大同小异,贷款客户向关联还款账户存入一定金额的存款,这笔存款可被视作提前还款,从而抵扣一部分贷款利息,但客户仍然可以自由支取关联账户的存款。但存入的存款并非按照全额加以折抵,往往要打一定的折扣。不过,自2011年起,各家银行均陆续停止办理此项业务。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一方面是银监会当时在整顿不规范经营时要求“不准存贷挂钩”,另一方面是市场对这一业务的逐渐冷淡。对于银行而言,“存抵贷”压缩了银行的盈利空间,银行缺乏动力维持;而客户面对收益率持续高涨的理财产品,对比之下感觉“存抵贷”并不划算。到去年年初,各家银行均已经停止了这一业务。
而在近日,部分招行客户向记者透露,他们从理财经理处得知,可以重启“存抵贷”业务。据记者向多位个贷经理了解,招行曾在2006年推出“财富存贷通”业务,客户将手里的闲散资金存入指定账户,按一定的比例抵扣贷款利息,而且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理财收益,其年化收益远超一年定期存款利息。但2010年后该业务被暂停,近期又重新启动,但面向的主要是在该行办理有小微贷款的公司客户,还暂未向个人客户开放。个贷经理介绍说,该业务按照存款的80%进行折抵,相当于贷款利息打了8折。
但个贷经理分析认为,单从收益角度来看,这种业务并不“划算”。相对于理财产品的高收益,这种“存抵贷”业务无法与之相比。据介绍,这主要是考虑到公司短期资金要求较高的流动性,在银行账户的存放时间较短,不便购买理财产品,因而适合“存抵贷”的操作。而对于在房贷业务领域,个贷经理表示未来拓展到这一领域的可能性不大。
银行人士分析认为,存抵贷业务的“重出江湖”,只不过是林林总总的揽储大战的表现之一。上月银行间发生罕见的“钱荒”现象,尽管6月30日的年中考核时点已经顺利度过,但各家银行只是解决了短期的资金紧缺,而在长期这一问题还将持续。
“就在上周,多家银行都四处求钱。”深圳一家机构的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帮助多家银行牵线短期资金,其中一家国有银行开出的要求是上周五28日11点前必须到账,7月1日下午3点后可转走,资金仅在该行停留4天,利息也远高于市场水平。据他透露,一些资金紧缺的银行,为了拉到足够应对考核的资金缺口给出优厚的条件,不惜开出惊人的利息水平,也让一些机构的短期资金大赚了一笔。不过7月1日之后,逐利的短期资金就已经大批从银行撤离,因而在7月以后部分银行在资金面上还是会有一定的压力。